主动安全

前向碰撞报警(FCW)

前向碰撞预警(FCW)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自车与前方行人、骑行者、车辆等目标的信息。当存在碰撞风险时,车辆发出声光预警,提醒驾驶员制动,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FCW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 约为 4 km/h ~ 150 km/h

指示灯

FCW 故障指示灯 黄色点亮,表示系统存在故障。请谨慎驾驶,并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 FCW 开关状态及预警灵敏度(共 3 挡)。车辆重新上电后,FCW 功能默认开启,并记忆上次设定的预警灵敏度。

预警方式

当前方有碰撞风险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预警,仪表顶部会显示红色光晕,伴随警示音和“请注意前方碰撞风险”的文字提示,直至预警解除。

功能限制

前向碰撞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不会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发出预警:

  • 对向行驶的车辆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动物或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 轮胎、石块、翻倒的车辆等异形障碍物。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发出预警: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
  • 车辆任一车门或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深踩加速踏板。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预警或不及时预警: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气等。
  • 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或细长凸出物体的行人 / 骑行人 / 车辆。
  • 自车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 / 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前方。
  • 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前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前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 前车紧急制动时,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触发告警与自动紧急制动。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天气条件不佳时(例如雨、雪、雾天气等)传感器性能受限,可能存在目标误检,甚至触发误制动。

提示

  • FCW 功能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FCW 功能仅适用于对正面碰撞的预警,车辆处于 R 挡功能不会触发。
  • 前向碰撞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预警时机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前向碰撞预警仅提供预警辅助,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禁止过度依赖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切勿用前向碰撞预警代替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
  • 前向碰撞预警仅能通过预警来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碰撞伤害。当车辆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前向碰撞预警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
  • 前向碰撞预警不能透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探测到其后的物体。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FCW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前方交通穿行提醒(FCTA)

前方交通穿行提醒(FCTA)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前方行人、骑行者、车辆等目标的信息,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方的横穿目标存在紧急碰撞风险时,系统会进行声光预警,提醒驾驶员制动,以避免或缓解碰撞。

FCTA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4 km/h ~ 150 km/h 。

设置

FCTA 与前向碰撞预警共用 1 个开关设置。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前向碰撞预警的开关状态及预警灵敏度(共 3 挡)。车辆重新上电后,FCTA 功能默认开启。

预警方式

当系统判断存在碰撞风险发出预警时,仪表顶部会显示红色光晕,并通过碰撞风险目标标红提示,伴随警示音和“请注意前方碰撞风险”的文字提示,直至警报解除。

如果中控屏正在显示 360 界面,则界面上会同时显示来车方向动画。

功能限制

FCTA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FCTA不会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发出预警:

  • 对向行驶的车辆。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动物或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 轮胎、石块、翻倒的车辆等异形障碍物。
  • 目标车辆横向穿行速度过低或过高。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发出预警: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
  • 车辆任一车门或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深踩加速踏板。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预警或不及时预警: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或细长凸出物体的行人 / 骑行人 / 车辆。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或前方 / 侧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前方 / 侧前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天气条件不佳时(例如雨、雪、雾天气等)传感器性能受限,可能存在目标误检,甚至触发误制动。

  • FCTA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预警时机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FCTA 仅提供预警辅助,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禁止过度依赖 FCTA 系统发出的预警,切勿用 FCTA 代替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
  • FCTA 仅能通过预警来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碰撞伤害。当车辆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FCTA 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
  • FCTA 不能透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探测到其后的物体。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后向碰撞预警(RCW)

后向碰撞预警(RCW)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后方车辆,当后方车辆车速较快,与自车存在碰撞风险时,车辆发出报警,提醒驾驶员可能发生追尾,同时危险警告灯快速闪烁,警示后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

RCW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0 km/h ~ 150 km/h 。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 RCW 的开关状态。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预警方式

系统监测到后方有碰撞风险时,仪表发出警示音,仪表和中控的车模尾部显示红色雷达波并通过标红碰撞风险目标,提醒驾驶员可能发生追尾,同时危险警告灯快速闪烁,警示后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

功能限制

后向碰撞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后向碰撞预警系统仅在自车静止或向前行驶时生效。倒车时,自车不会对正后方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发出预警: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后方遮挡或后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预警或不及时预警: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气等。
  • 自车后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后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或后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后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后方。
  • 自车正在倒车。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 后向碰撞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预警时机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后向碰撞预警仅提供预警辅助,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禁止过度依赖后向碰撞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切勿用后向碰撞预警代替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
  • 后向碰撞预警仅能通过预警来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碰撞伤害。当车辆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后向碰撞预警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RCW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后方交通穿行提醒(RCTA)

后方交通穿行提醒(RCTA)系统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自车侧后方左右两个区域的移动目标。当挡位处于 R 挡时,如系统监测到后方有碰撞风险,相应侧外后视镜上的报警灯点亮,伴随警示音来提醒驾驶员,防止倒车时发生碰撞。若当前处于 360 全景影像界面,则显示报警目标信息。

RCTA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 约为 0 km/h ~ 30 km/h。

设置

RCTA 与后向碰撞预警共用 1 个开关设置。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后向碰撞预警的开关状态。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预警方式

系统监测到侧后方有碰撞风险时,相应侧外后视镜上的报警灯点亮,伴随警示音;若当前处于 360。全景影像界面,则显示报警目标信息。

功能限制

RCTA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发出预警: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后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预警或不及时预警: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后方 / 侧后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后方 / 侧后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后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后方 / 侧后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 / 骑行人。
  • 自车后方 / 侧后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或后方 / 侧后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后方 / 侧后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后方 / 侧后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 RCTA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预警时机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RCTA 仅提供预警辅助,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禁止过度依赖 RCTA 系统发出的预警,切勿用 RCTA 代替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
  • RCTA 仅能通过预警来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碰撞伤害。当车辆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RCTA 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
  • RCTA 不能透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探测到其后的物体。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侧向碰撞预警(LCW)

侧向碰撞预警功能(LCW)仅在车辆侧面被横穿目标碰撞前发出报警提醒,旨在通过提醒让驾驶员对碰撞做出预防。本功能不会通过加速、减速等避免碰撞发生。

LCW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倒车速度低于 30km/h,或前行速度低于 50 km/h 。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 LCW 的开关状态。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预警方式

车辆侧面即将受到横向行驶车辆撞击前,LCW 发出报警,危险报警灯闪烁,对应侧后视镜报警灯点亮,碰撞目标标红,伴随声音提醒,直至报警解除。

功能限制

LCW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LCW 系统仅对车辆生效,不会因行人、骑行人等其他类型的后向横穿目标发出预警。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发出预警: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后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预警或不及时预警: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侧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侧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侧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 / 骑行人。
  • 自车或侧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侧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侧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 LCW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预警时机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LCW 仅提供预警辅助,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禁止过度依赖 LCW 系统发出的预警,切勿用 LCW 代替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
  • LCW 仅能通过预警来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碰撞伤害。当车辆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LCW 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可能无法及时发出预警、漏发预警或误预警。
  • LCW 不能透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探测到其后的物体。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LCW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盲区监测(BSD)

盲区监测(BSD)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对车辆侧后方远处区域进行监测,若侧后方近距离存在目标或侧后方有快速接近目标,则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如果此时驾驶员拨动了相应侧的转向拨杆,会触发二级报警。

BSD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 约为 18 km/h ~ 150 km/h 。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 BSD 的开关状态及报警方式。选择关时,BSD 不会报警;选择仅灯光时,在二级报警触发时不会发出声音提醒;选择灯光与声音时,在二级报警触发时后视镜报警灯闪烁并伴随警示音。

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预警方式

一级报警:当系统判断存在碰撞风险发出预警时,仪表上车模对应侧会出现灰色报警波,报警侧后视镜报警灯点亮,直至警报解除。

二级报警:如果在一级报警时触发了对应侧的转向灯,则进行二级报警,仪表上车模对应侧出现红色报警波并标红侧后方碰撞风险目标,报警侧后视镜报警灯闪烁,根据报警模式进行声音提醒,直至报警解除。

功能限制

盲区监测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盲区监测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通过复杂路面(如桥梁、靠近护栏或路灯、弯道、不平路面等)。
  • 其它环境因素(如电磁场干扰、周围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 自车安装拖挂或牵引车辆时。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自车正在超越前车或会车。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 驾驶车辆快速超越邻车道车辆时,系统不发出报警。
  • BSD 功能可能会有延迟,驾驶员需要时刻注意车辆行驶情况。
  • 请勿在外后视镜镜片上粘贴任何物体,以免影响正常使用盲区监测预警功能。
  • 在盲区监测系统发出预警时,驾驶员应避免向预警侧车道进行变道。驾驶员应确保始终以安全方式变更车道。
  • 盲区监测不能取代内外后视镜的作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开门预警(DOW)

当驾驶员或乘员准备下车时,开门预警(DOW)系统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自车侧后方左右两个区域的移动目标。若监测到开门或下车有碰撞风险,则系统发出提醒,避免碰撞发生。

DOW 功能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0 km/h ~ 5km/h。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 DOW 的开关状态及报警方式。选择关时,DOW 不会报警;选择提示时,在开门下车时不会进行语音播报提醒;选择提示与播报时,在开门下车时后视镜报警灯闪烁并伴随语音播报提示。

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预警方式

车辆解锁但未开门时,如果系统判断开门会存在碰撞风险则发出预警,仪表上车模对应侧会出现红色报警波,报警侧后视镜报警灯点亮,直至警报解除。

打开车门时,系统判断与侧后方目标存在碰撞风险,车内氛围灯闪烁(设置项中的氛围灯需要打开并选择开门预警),车模车门呈打开态,标红侧后方碰撞风险目标,报警侧后视镜报警灯闪烁,根据报警方式进行语音播报“开门请注意”,直至警报解除。如果开门时,门外有静止的车辆可能与车门发生剐蹭,则仅做语音提醒“开门请注意”。

功能限制

开门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开门预警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在转弯处或墙体旁等位置停留。
  • 自车后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的雷达探测区域。
  • 存在较小的目标或缓慢移动的目标。
  • 自车安装拖挂或牵引车辆时。
  • 其它环境因素(如电磁场干扰、周围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 目标速度太快或有转向行为,例如目标车辆变道至自车正后方、其他车辆在自车正后方突然变道出现在检测区域中。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预警。

  • 开门预警系统不能透过其他车辆或障碍物探测到其后的物体。
  • 开门预警不能取代内外后视镜的作用,不能取代驾乘人员的目视检查。开门下车前主动观察开门环境是驾乘人员保证人身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责任。
  • 开门预警系统可能会在不存在碰撞风险时发出预警。请保持警觉,时刻关注交通状态,以便预测是否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 开门预警系统仅能通过预警提示碰撞风险,不能避免碰撞事故。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车道偏离辅助(LKA / LDW)

车道偏离辅助(LDW& LKA)功能包含车道偏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辅助(LKA)两大安全驾驶辅助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前方车道线计算车辆在车道中的实际位置(车辆行驶轨迹)。

LDW 功能开启,当车辆偏离自车车道时,车辆发出警示音或方向盘振动,中控分屏和组合仪表显示警示信息,提醒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

LKA 功能开启,当车辆偏离自车车道时,系统可通过对转向系统的控制,使车辆保持在自车车道内行驶,同时中控分屏和组合仪表显示警示信息,减轻驾驶员的转向负担,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车道偏离辅助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60 km/h ~ 150 km/h 。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车道偏离辅助功能。

选择关闭时,车道偏离辅助不会激活;选择仅报警时,只打开 LDW 功能;选择报警与辅助时,同时打开 LDW 和 LKA 功能。

报警方式:声音 / 振动。选择声音时,通过声音报警的方式提示车道偏离;选择振动时,通过方向盘振动的方式提示车道偏离。

灵敏度设置:自适应/低/高。选择自适应时,如果系统检测到用户在专注驾驶,则不会报警和辅助。选择低时,LDW 触发的时机较晚。选择高时,LDW 触发的时机较早。

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工作提示

LDW 功能开启时,如果驾驶员无意识偏离车道,此时仪表和中控分屏车道线偏离侧动画变为红色,伴随警示音或方向盘振动,提醒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

LKA 功能开启时,如果驾驶员无意识偏离车道,此时 LKA 功能将控制转向系统主动校正车辆行驶轨迹,辅助将车辆保持在自车道内,同时仪表和中控分屏车道线偏离侧动画变为红色,提醒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

手离方向盘警报

LKA 功能开启时,如果驾驶员无意识偏离车道,LKA 将控制转向系统主动校正车辆行驶轨迹。若此时系统监测到驾驶员持续未握好方向盘,中控分屏与组合组合仪表会同步显示控制车辆提示信息,提醒驾驶员及时握好方向盘。如果驾驶员连续多次未握好方向盘,LKA 在控制转向系统校正车辆方向的同时,中控分屏与组合组合仪表会同步再次显示提示信息,并伴有警示音,提醒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

功能限制

车道偏离预警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车道偏离预警不生效: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车辆任一车门、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主动转向,例如打开转向灯等。
  • 车辆急加速或急减速。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车道偏离预警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车道线模糊,例如车道标线过度磨损。
  • 车道线混乱,例如新旧标线重叠或车道线因道路施工临时调整。
  • 车道线迅速变化,例如车道分叉、横穿或合并。
  • 车辆驶入或驶出急弯,或行驶在急弯道上。
  • 在多车道弯道中,车辆偏出非最内侧弯道的内侧车道线。
  • 物体或景观特征投射到车道上,形成大面积阴影。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车道偏离辅助只提供一定条件下的转向辅助控制,并不参与车辆速度控制。
  • 禁止过度依赖车道偏离辅助功能来提醒行车方向,以免驶出行车道界限。
  • 车道保持辅助的纠偏干预为最低限度的转向操作。禁止过度依赖车道保持辅助功能来避免侧面碰撞。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交通标志识别(TSR)

识别并实时显示交通标志信息,提醒驾驶员合理驾驶。本功能默认开启,驾驶员无需设置开关。

功能介绍

TSR 系统利用摄像头和地图获得车辆当前所在路段的交通标志信息,可检测交通标志牌包括限速值在 20 km/h ~ 120 km/h 的限制速度标志和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识别到限制速度标志后将在组合仪表上显示当前道路限速,识别到相应的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后消失。

局限性

  • 交通标志识别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只适用于标准电子路牌和普通路牌的良好普通路面,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交通标志识别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
    • 限速标志无法识别(如地面限速标志,标志被遮挡、不清晰、磨损、缺失、非标准等)。
    • 限速标志含有文字或其他限制信息(如匝道、通行时段、车辆类型等)。
    • 限速标志位置过高、过低、角度偏差较大等。
    • 通过复杂路面(如隧道、弯道、不平路面、上下坡等)。
    • ADAS 系统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系统重启等)。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交通标志识别仅做限速标志显示,不能主动调整车辆行为。
  • 交通标志识别提供的道路限速并非始终准确,可能导致车辆采用错误的(不同于真实道路限速的)道路限速行驶。请驾驶员务必时刻关注道路限速,必要时调整车辆速度,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智能限速提醒(ISA)

智能限速提醒(ISA)功能在车速超过告警阈值时发出告警。该功能默认开启,驾驶员可在中控屏设置项中手动设置“超速报警”开启或关闭,并选择报警方式“仅视觉”或“视觉与听觉”,该功能在激活 NOA 场景下将被抑制。

功能介绍

ISA 系统结合识别到的当前道路限速和驾驶员设定的参数,计算告警阈值,在车速超过告警阈值时发出告警, 提醒驾驶员以合理的速度驾驶。

驾驶员可在中控屏设置项设置限速偏移量参数,设置范围为 -20 km/h ~ 20km/h。ISA 告警阈值依赖于道路限速,即告警阈值 = 当前道路限速 + 驾驶员设定的限速偏移量 +3km/h。

当车速超过相对告警阈值时,组合仪表上的限速图标呈现红色圆圈动态闪烁,可选伴有提示音(若报警方式设置为“视觉与听觉”)。

局限性

智能限速提醒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智能限速提醒系统只适用于标准电子路牌和普通路牌的良好普通路面,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智能限速提醒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
  • 限速标志无法识别(如地面限速标志,标志被遮挡、不清晰、磨损、缺失、非标准等)。
  • 限速标志含有文字或其他限制信息(如匝道、通行时段、车辆类型等)。
  • 限速标志位置过高、过低、角度偏差较大等。
  • 通过复杂路面(如隧道、弯道、不平路面、上下坡等)。
  • ADAS 系统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系统重启等)。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智能限速提醒提供的道路限速并非始终准确,可能导致车辆采用错误的(不同于真实道路限速的)道路限速行驶。请驾驶员务必时刻关注道路限速,必要时调整车辆速度,确保安全驾驶。
  • 禁止过度依赖智能限速提醒来确定目标车速,驾驶员应遵守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实际道路状态设置目标车速,确保车辆始终在安全车速范围内行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前方行人、骑行者、车辆等目标的信息,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方存在紧急碰撞风险时,若驾驶员没有制动,系统会自动进行紧急制动;若驾驶员有制动但制动力不足,系统将辅助驾驶员制动,以避免或缓解碰撞。

AEB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4 km/h ~ 150 km/h。

指示灯

  • AEB OFF指示灯 黄色点亮,表示系统处于关闭状态,AEB 不工作。
  • AEB 指示灯 黄色点亮,表示系统存在故障。请谨慎驾驶,并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开启 / 关闭 AEB 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AEB 功能默认开启。

工作提示

当自动紧急制动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制动,伴随警示音和仪表“前向紧急制动中”的文字提示,仪表顶部显示红色光晕,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以下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导致 AEB 功能不工作:

  • AEB 功能触发前,车辆处于 R 挡或驾驶员未系安全带、车辆稳定性控制触发时,不会自动紧急制动。
  • AEB 功能触发中,当驾驶员连续深踩加速踏板时,AEB功能将退出,短时间内将不再作用。
  • AEB 功能触发中,当驾驶员猛打方向时,AEB 功能将退出,短时间内将不再作用。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不会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实施制动:

  • 对向行驶的车辆。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动物或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 轮胎、石块、翻倒的车辆等异形障碍物。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实施自动制动,或正在实施制动时可能停止继续实施制动: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
  • 车辆任一车门、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AEB 触发前,驾驶员深踩加速踏板。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车辆制动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或车灯附近位置发生碰撞。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警告与制动或不及时警告与制动: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气等。
  • 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或细长凸出物体的的行人 / 骑行人 / 车辆。
  • 自车前方存在工程车等特殊车辆。
  • 自车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前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前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 前车紧急制动时,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触发告警与自动紧急制动。
  • 锥桶、水马、防撞桶等体积较小或与自车重叠率较低时,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和制动。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速度过快或过慢、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制动,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出现快速并入本车道的车辆或近距离切入自车前方的车辆。
  • 自车与前车相对车速差值较大。
  • 自车前方车辆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紧急制动。

天气条件不佳时(例如雨、雪、雾天气等)传感器性能受限,可能存在目标误检,甚至触发误制动。

AEB 可能不会频繁激活,距前一次 AEB 激活后一段时间内,系统可能不会再次激活触发制动。

  • AEB 功能最大降低的车速有限(100 km/h),无法完全避免碰撞, 请驾驶员时刻注意碰撞危险并采取制动措施。
  • AEB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
  • AEB 功能一般只对前方同车道、同方向的车辆或横穿行人作用,但是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在湿滑路面上,制动距离延长,车辆可能无法及时刹停。
  • 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自动紧急制动来降低车速、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制动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自动紧急制动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制动,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自动紧急制动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紧急制动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确实有碰撞风险的场景,驾驶员应及时踩制动踏板确保制动;对于不必要的制动,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或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制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AEB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 AEB 功能激活时,车内乘员或物体可能会因惯性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造成伤害。

前方交通穿行制动(FCTB)

前方交通穿行制动(FCTB)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前方行人、骑行者、车辆等目标的信息,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方的横穿目标存在紧急碰撞风险时,系统会自动进行紧急制动,以避免或缓解碰撞。

FCTB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 约为 4 km/h ~ 150 km/h。

设置

FCTB 和 AEB 共用开关设置,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开启 / 关闭前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功能默认开启。

工作提示

当 FCTB 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制动,伴随警示音和仪表“前向紧急制动中”的文字提示,仪表顶部显示红色光晕,直至风险解除。

功能限制

FCTB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以下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导致 FCTB 功能不工作:

  • FCTB 功能触发前,车辆处于 R 挡或驾驶员未系安全带、车辆稳定性控制触发时,不会自动紧急制动。
  • FCTB 功能触发中,当驾驶员连续深踩加速踏板时,AEB功能将退出,短时间内将不再作用。
  • FCTB 功能触发中,当驾驶员猛打方向时,FCTB 功能将退出,短时间内将不再作用。

FCTB 系统不会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实施制动:

  • 对向行驶的车辆。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动物或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 轮胎、石块、翻倒的车辆等异形障碍物。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FCTB 功能将无法实施自动制动,或正在实施制动时可能停止继续实施制动:

  • 车辆任一车门或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功能触发前,驾驶员深踩加速踏板。
  • 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又松开。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车辆制动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或车灯附近位置发生碰撞。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 / 侧前方遮挡或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警告与制动或不及时警告与制动: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或细长凸出物体的的行人 / 骑行人 /车辆。
  • 自车前方/侧前方存在工程车等特殊车辆。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或前方 / 侧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 / 侧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速度过快或过慢、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制动,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出现快速并入本车道的车辆或近距离切入自车前方的车辆。
  • 目标车辆横向穿行速度过低或过高。
  • 自车与前方横向穿行车辆相对车速差值较大。
  • 自车前方横向穿行车辆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以下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建议关闭 FCTB 功能:

  • 车辆被牵引或驶入自动洗车房。
  • 车辆进行年检,上转毂试验台。
  • 车辆在越野或赛道行驶时。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防撞制动。

天气条件不佳时(例如雨、雪、雾天气等)传感器性能受限,可能存在目标误检,甚至触发误制动。

FCTB 可能不会频繁激活,距前一次制动激活后一段时间,系统可能不会再次触发制动。

  • FCTB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
  • FCTB 功能一般只对横穿的行人、车辆作用,但是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FCTB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禁止过度依赖 FCTB 来降低车速、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制动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FCTB 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制动,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 FCTB 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紧急制动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确实有碰撞风险的场景,驾驶员应及时踩制动踏板确保制动;对于不必要的制动,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或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制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FCTB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 FCTB 功能激活时,车内乘员或物体可能会因惯性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造成伤害。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RAEB)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RAEB)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后方行人、骑行者、车辆等目标的信息,当车辆在倒车过程中与后方静止或缓慢运动的车辆或行人存在紧急碰撞风险时,系统会自动进行紧急制动,以避免或缓解碰撞。

RAEB 包括后方交通穿行制动(RCTB)场景,即倒车时与后方横穿的行人、车辆等存在碰撞风险时,系统进行自动紧急制动。

RAEB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

  • 目标穿行场景:约为 2~30km/h
  • 目标位于正后方场景:3~30km/h(静止的乘用车、卡车、公交车等),1~30km/h(静止或缓慢运动的行人、二轮车)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开启 / 关闭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状态。

工作提示

当 RAEB 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制动,仪表和中控屏上的车模对应侧显示红色雷达波,伴随警示音和仪表“后向紧急制动中”的文字提示,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不会对轮胎、石块、翻倒的车辆、静止两轮车等异形障碍物实施制动。

以下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导致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不工作:

  •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触发前,车辆处于 D 挡或驾驶员未系安全带、车辆稳定性控制触发时,不会自动紧急制动。
  •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触发后,短时间内将不会再次触发。
  •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触发中,当驾驶员猛打方向时,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将退出,短时间内将不再作用。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将无法实施自动制动,或正在实施制动时可能停止继续实施制动:

  • 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驾驶员踩加速踏板。
  • 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又松开。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车辆制动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或车灯附近位置发生碰撞。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后方遮挡或后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警告与制动或不及时警告与制动: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气等。
  • 自车后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后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后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后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后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后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后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后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 后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后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后方)。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速度过快或过慢、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制动,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出现快速并入本车道的车辆或近距离切入自车后方的车辆。
  • 自车与后车相对车速差值较大。
  • 自车后方车辆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以下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建议关闭 RAEB 功能:

  • 车辆被牵引或驶入自动洗车房。
  • 车辆进行年检,上转毂试验台。
  • 车辆在越野或赛道行驶时。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紧急制动。

  • RAEB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倒车时的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
  • RAEB 关闭时,系统会同步关闭低速紧急制动(MEB)功能。
  • RAEB 功能一般只对后方静止、缓慢移动的车辆或横穿行人、车辆作用,但是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后向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后向自动紧急制动来降低车速、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制动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制动,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紧急制动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确实有碰撞风险的场景,驾驶员应及时踩制动踏板确保制动;对于不必要的制动,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或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制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RAEB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 RAEB 功能激活时,车内乘员或物体可能会因惯性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造成伤害。

低速紧急制动(MEB)

车辆处于 N 挡溜车或 R 档缓慢行驶,即将与车辆后方的某些障碍物碰撞时自动实施制动,以降低车辆速度,从而尽可能降低碰撞程度。

MEB 功能 N 挡的工作车速范围:1~10kph。

MEB 功能 R 档的工作车速范围:2~10kph。

设置

MEB 功能与 RAEB 共用开关,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开启 / 关闭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功能记忆上一次下电时的开关状态。

工作提示

当低速紧急制动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制动,仪表显示“后向紧急制动中”的文字提示,直至危险解除。

功能限制

低速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在传送带洗车模式下,MEB 功能会被抑制,模式退出后功能正常激活。

低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不会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实施制动:

  • 迎面向自车运动的车辆、行人或骑行人。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动物或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 轮胎、石块等较矮障碍物或异形障碍物。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将无法实施自动制动,或正在实施制动功能时可能停止继续实施制动:

  • APA等其他控制车辆的功能激活时。
  • 驾驶员踩加速踏板。
  • 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又松开。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车辆制动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或车灯附近位置发生碰撞。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遮挡或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警告与制动或不及时警告与制动: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自车后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后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后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后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后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后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后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速度过快或过慢、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制动,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出现快速并入本车道的车辆或近距离切入自车前方/后方的车辆 。 自车与前车/后方相对车速差值较大。
  • 自车后方车辆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 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紧急制动。

低速紧急制动功能可能不会频繁激活,距前一次防撞制动激活后数秒内,系统可能不会再次触发防撞制动。

  • 低速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其设计目的并非避免碰撞,只能通过尝试降低行驶速度来最大限度减少碰撞程度。实施制动时,车速的降低程度或车辆的碰撞程度会受到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请切勿依赖低速自动紧急制动替代驾驶员的正常制动操作。
  • 强烈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前向自动紧急制动”和“后向自动紧急制动”开关。如开关关闭,则车辆将无法提供对应方向的碰撞避免或减缓功能。
  • 低速自动紧急制动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低速自动紧急制动来降低车速、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制动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低速自动紧急制动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制动,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自动紧急制动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紧急制动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确实有碰撞风险的场景,驾驶员应及时踩制动踏板确保制动;对于不必要的制动,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或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制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紧急转向辅助(ESA)

紧急转向辅助(ESA)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车辆周边环境,检测附近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前方目标存在碰撞风险,驾驶员打转向进行避让,如果系统检测驾驶员转向不足以避免碰撞时,系统主动加大转向力矩,辅助驾驶员紧急转向来避免与前方目标发生碰撞或降低碰撞风险。

ESA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40 km/h ~ 130 km/h。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紧急转向辅助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状态。

工作提示

当紧急转向辅助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辅助紧急转向,仪表弹窗“向左紧急转向辅助中”或“向右紧急转向辅助中”,仪表顶部显示红色光晕,伴随声音提示,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紧急转向辅助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驾驶员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会导致系统无法实施紧急转向辅助,或正在实施紧急转向辅助时停止继续实施紧急转向辅助: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
  • 驾驶员未手握方向盘。
  • 深踩加速踏板。
  • 深踩制动踏板。
  • 驾驶员主动转向。
  • 虽主动转动方向盘,但转动幅度或速度不明显。
  • 转动方向盘时间过晚,已经错过可以通过转向来避障的最晚时机。
  • 不当使用方向盘,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识别驾驶员转向操作(例如佩戴手套后驾驶车辆、将手放在方向盘中央区域驾驶车辆,或在方向盘上安装方向盘套等)。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实施紧急转向辅助,或正在实施紧急转向辅助时会停止继续实施紧急转向辅助:

  • 车辆任一车门、前机舱盖或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匝道或急转弯路段。
  • 车辆处于拖挂模式、拖车模式,或车辆正在拖挂其他物体(例如房车、自行车等)。
  • 车辆转向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胎压异常或其他轮胎故障。
  • 其他影响转向的车辆故障,例如由于过热引起的冷却过程中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功率降低等。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转向或不及时转向: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 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前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前方)。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转向,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自车与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骑行人距离过近,而前述前方目标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紧急转向辅助。

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可能不会频繁激活,距前一次紧急转向辅助激活一段时间内,系统可能不会再次触发紧急转向辅助。

  • ESA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并同时开启前碰撞预警功能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开关。
  • ESA 功能只可提供一定条件下的转向辅助控制,并不参与车辆速度控制。
  • ESA 功能一般只对前方同车道、同方向的车辆或横穿行人作用,但是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如果在行驶车道上没有足够的空间避让,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可能无法工作。
  • 紧急转向辅助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紧急转向辅助来转向、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避障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紧急转向辅助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转向,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紧急转向辅助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紧急转向辅助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不必要的转向,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或大力反向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当前转向。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ESA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自动紧急转向(AES)

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探测车辆周边环境,检测附近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前方目标存在碰撞风险,当自动紧急制动无法避免碰撞发生时,系统主动转向来避免与前方目标发生碰撞或降低碰撞风险。

AES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约为 60 km/h ~ 130 km/h。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自动紧急转向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状态。

工作提示

当自动紧急转向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转向,仪表弹窗“向左紧急转向”或“向右紧急转向”,仪表顶部显示红色光晕,伴随声音提示,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自动紧急转向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驾驶员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会导致系统无法实施自动紧急转向,或正在实施自动紧急转向时停止继续实施自动紧急转向: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
  • 驾驶员未手握方向盘。
  • 深踩加速踏板。
  • 深踩制动踏板。
  • 驾驶员主动转向。
  • 虽主动转动方向盘,但转动幅度或速度不明显。
  • 转动方向盘时间过晚,已经错过可以通过转向来避障的最晚时机。
  • 不当使用方向盘,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识别驾驶员转向操作(例如佩戴手套后驾驶车辆、将手放在方向盘中央区域驾驶车辆,或在方向盘上安装方向盘套等)。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实施自动紧急转向,或正在实施自动紧急转向时会停止继续实施自动紧急转向:

  • 车辆任一车门、前机舱盖或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匝道或急转弯路段。
  • 车辆处于拖挂模式、拖车模式,或车辆正在拖挂其他物体(例如房车、自行车等)。
  • 车辆转向系统发生故障。
  • 车辆胎压异常或其他轮胎故障。
  • 其他影响转向的车辆故障,例如由于过热引起的冷却过程中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功率降低等。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转向或不及时转向: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前方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前方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 骑行人。
  • 自车前方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前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 前方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前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前方)。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转向,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自车与前方的车辆、行人或骑行人距离过近,而前述前方目标突然制动。
  • 车辆重载。
  • 车辆处于上坡、下坡或急转弯路段。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制动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制动,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自动紧急转向。

自动紧急转向功能可能不会频繁激活,距前一次自动紧急转向激活一段时间内,系统可能不会再次触发自动紧急转向。

  • AES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并同时开启前碰撞预警功能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开关。
  • AES 功能只可提供一定条件下的转向辅助控制,并不参与车辆速度控制。
  • AES 功能一般只对前方同车道、同方向的车辆或横穿行人作用,但是可能会被形状或特征与车辆、行人或二轮车相似的物体触发。
  • 如果在行驶车道上没有足够的空间避让,自动紧急转向功能可能无法工作。
  • 自动紧急转向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自动紧急转向来转向、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切勿将此代替驾驶员的正常避障操作。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自动紧急转向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转向,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发生自动紧急转向后,驾驶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陷入进一步的危险中,避免因自动紧急转向导致其他事故或伤害。例如,对于不必要的转向,驾驶员可以通过快速踩下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或大力反向转动方向盘的方式来中断当前转向。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AES 功能仅在高碰撞风险场景激活,此时驾驶员应及时控制车辆,以最大程度降低可能造成的车辆及人身损害。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AES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紧急车道保持辅助(ELK)

紧急车道保持(ELK)通过智能驾驶传感器监测附近车辆的行驶状态,当车辆偏离自车道且与相邻车道车辆或道路边界有碰撞风险时,ELK 将主动转向将车辆纠正回自车道,更好地避免或减轻碰撞风险。

若驾驶员拨动转向拨杆,ELK 道路边界纠偏功能将会被抑制。

当自车偏离自车道且与相邻车道车辆或道路边界有碰撞风险但不满足转向避让条件时,ELK 将不会介入车辆控制,仅鸣响报警音,仪表和中控分屏发出提示信息。

ELK 包括侧向障碍物防碰撞(LOCP)功能,即当车辆偏离自车道且与道路护栏、栅栏等有碰撞风险时,LOCP 紧急辅助驾驶员短暂地转动方向盘,以规避和减轻碰撞风险。

ELK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

  • 对道路边缘: 约为 60 km/h ~ 150 km/h
  • 对车辆: 约为 40 km/h ~ 150 km/h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开启/关闭紧急车道保持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状态。

工作提示

当紧急车道保持触发时,车辆将会进行紧急转向,对路沿触发时路沿标红,对车辆触发时车道线和目标车辆标红,伴随警示音和仪表“紧急车道保持中”的文字提示(如果是仅报警的情况,则弹窗“紧急车道保持报警”),仪表对应侧显示红色光晕,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紧急车道保持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紧急车道保持不生效:

  • 能见度差,例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车辆任一车门、前机舱盖和后备箱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或转动方向盘。
  • 若系统辅助驾驶员纠偏,车辆可能与纠偏后路径上的障碍物发生碰撞。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紧急车道保持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或转动方向盘。
  • 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探测对象速度过快(例如突然有其他车辆快速移动或近距离移动到自车前方),导致紧急车道保持系统无法及时转向。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道路边界不清晰。
  • 车道线模糊,例如车道标线过度磨损。
  • 车道线混乱,例如新旧标线重叠或车道线因道路施工临时调整。
  • 车道线迅速变化,例如车道分叉、横穿或合并。
  • 物体或景观特征投射到车道上,形成大面积阴影。
  • 自车或前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处于路口。
  • 自车偏离撞向逆向车道的栅栏、水马、锥桶等障碍物。
  • 车辆转向系统发生故障。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被遮挡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警告与转向或不及时警告与转向:

  • 自车侧前 / 侧后方存在栅栏、水马、锥桶等系统可能漏检的障碍物。
  • 自车侧前 / 侧后方被遮挡,例如存在车辆、行人、骑行人等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的障碍物。
  • 自车侧前 / 侧后方存在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的障碍物。
  • 自车侧前 / 侧后方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自车或侧前 / 侧后方目标处于弯道中。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不会触发紧急车道保持:

  • 自车前方车道内车辆突然制动。
  • 有车辆快速驶入自车车道。
  • 自车车道内存在静止障碍物。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自车侧向偏离速度过大、驾驶员抵抗方向盘等原因无法及时纠偏,例如: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自车侧向偏离速度过大或过小。
  • 车辆处于急转弯路段。
  • 驾驶员有抵抗方向盘的动作。
  • 其他影响或降低车辆转向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紧急车道保持。

  • ELK 功能可以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应对紧急情况,降低碰撞风险,正常驾驶时建议驾驶员不要关闭此功能。若激烈驾驶时,驾驶员可关闭 ELK 功能,以免功能误触发影响车辆驾驶体验。
  • ELK 功能只可提供一定条件下的转向辅助控制,并不参与车辆速度控制。
  • 紧急车道保持只会在车辆偏离车道时辅助纠正车辆回到原车道,无法持续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区域行驶。
  • 紧急车道保持的纠偏干预为最低限度的转向操作。禁止过度依赖紧急车道保持功能来避免侧面碰撞。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ELK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踏板误操作加速抑制(MAI)

踏板误操作加速抑制(MAI)功能,起步或低速行车时(包括前行和倒车),如果用户深踩加速踏板,且与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存在碰撞风险,系统会抑制动力系统的输出,并发出抬脚提示。

如果此时想要继续行驶,需要松开踏板后缓踩加速踏板。

MAI 功能的工作车速范围: 约为 0~ 30 km/h 。

设置

可在中控屏设置 驾驶辅助 主动安全界面,设置开启/关闭踏板误操作加速抑制功能。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状态。

工作提示

当踏板误操作加速抑制触发时,系统会限制车辆的动力输出,仪表弹窗“请松开加速踏板”,伴随语音播报“请松开加速踏板”,直至警报解除。

功能限制

MAI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MAI 系统不会对以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生效:

  • 横向穿行的车辆、行人或骑行人。
  • 相邻车道骑线行驶的车辆。
  • 低矮障碍物,例如倒地的行人、骑行人。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激活、无法在激活后充分抑制车辆加速,或可能在激活后退出:

  • AEB / RAEB 功能激活时。
  • 驾驶员切换档位为 P 档或 N 档。
  • 方向盘转角过大。
  • 行进方向的障碍物不是行人或车辆,例如墙、石墩、柱子等。
  • 在上坡或下坡路段。
  • 转动方向盘,或者车辆有横向失稳风险(如方向盘转角或转速过大)。
  • 深踩制动踏板又松开。
  • 能见度差(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浓烟等)。
  • 道路状况不佳,例如洒水车作业后或雨雪后路面湿滑等。
  • 车辆行驶在急转弯路段。
  • 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或车灯附近位置发生碰撞。
  • ADAS 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 ADAS 重启等)。
  • ADAS 通用局限性章节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MAI 功能会在下列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退出:

  • 车辆已触发自动紧急制动等防撞制动功能。
  • 松开加速踏板后踩制动踏板。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前方遮挡或前方目标类型、位置、出现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漏检、误检或未及时检出障碍物,导致系统未抑制车辆加速: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气等。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大型车辆,遮挡自车雷达或摄像头的探测区域。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被遮挡,或障碍物与前方视线环境的光线对比不强烈等导致障碍物识别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携带有大件物体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慢速移动到本车道内、斜穿进入本车道内或逆向朝自车运动的行人/骑行人。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身高较矮的行人(尤其是儿童)。
  • 自车或行进方向目标处于弯道中。
  • 自车行进方向存在需自车变道后才能探测到的目标。
  • 行进方向车辆、行人或骑行人未完全与自车重叠(例如前方车辆仅部分驶入自车车道,未完全处于自车前方)。
  • 其他超出自车雷达或摄像头检测条件和范围的情形。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系统可能因道路湿滑、目标速度过快或过慢、目标突然制动等原因无法及时抑制车辆加速,例如:

  • 出现快速并入本车道的车辆或近距离切入自车前方的车辆。
  • 自车与前车相对车速差值较大。
  • 自车前方车辆突然制动。
  • 其他影响或降低性能的情形。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系统可能误检甚至误抑制车辆加速,例如系统可能将铁轨、龙门架、限高杆或交通指示牌、反光的地面道钉等误检为障碍物,进而触发 MAI。

  • 建议驾驶员在越野行驶、需要越过路面凸起障碍物(例如路沿)等场景时,提前关闭本功能,避免因触发本功能而干扰驾驶员的主动加速行为。
  • MAI 功能只会抑制车辆的动力输出,并不参与制动。
  • MAI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在满足车速、行车环境、障碍物情况等全部条件时触发,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检测到车辆、行人或骑行人,且可能会受如自车行驶车速、障碍物类型、与障碍物的距离、行车环境、系统反应延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失当或不及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切勿依赖 MAI 来降低车速、避免碰撞或减弱碰撞影响。MAI 不能代替驾驶员的驾驶和判断。
  • 由于系统性能限制,MAI 可能会误触发,导致车辆在行进中突然减速或制动,请驾驶员及时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严禁驾驶员主动测试 MAI 功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

哨兵模式

哨兵模式,也称“车辆 24 小时监控”。当哨兵模式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且动力电池电量充足时,车辆锁止后功能自动启用,并通过360°全景影像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实时监控车辆周边环境。当达到触发条件时(如系统检测到有可疑人员或车辆接近、车辆被撞击、发生盗抢等),系统将录制事件记录视频,并在下次用车时提醒车主前往行车记录仪页面查看。

哨兵模式功能开启后,中控屏状态栏 图标点亮,当车辆出现被撞击或疑似盗抢等紧急情况时,哨兵模式功能激活,车辆将开启危险警告灯,鸣响喇叭,并通过岚图汽车 APP 给车主发送提示信息,上传录制视频,便于车主及时确认处理。

开启 / 关闭哨兵模式

  • 可在中控屏设置 实验室 车辆监测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哨兵模式功能。功能开启后,还可将家、公司或其他常用安全地址设置为不启动,减少电量消耗。车辆重新上电后,系统会记忆上一次功能设置状态。
  • 可通过智能语音开启 / 关闭哨兵模式。
  • 可在岚图汽车 APP 远程车控界面,开启 / 关闭哨兵模式。

视频回放

可在中控屏全应用 行车记录仪 哨兵录像界面,查看哨兵模式录制的事件记录视频。

根据人员和车辆的不同风险等级,哨兵录像分为一般录像和紧急录像,其中一般录像用于存储常规视频,分为人员风险低、中、高及车辆风险 4 类;紧急录像用于存储碰撞及盗抢视频。

功能限制

由于哨兵模式自身的局限性,视频仅做参考,实际事故判断请以道路周边监控摄像头为准。

以下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哨兵模式可能无法录制到有效视频:

  • 车环境光线较差 / 摄像头脏污 / 被遮挡时,哨兵模式可能不会触发。
  • 当外部环境变化引起车身强烈振动时,哨兵模式可能误触发。
  • 停车环境有人员或车辆频繁经过时,哨兵模式可能会多次触发。
  • 哨兵模式开启后,部分车辆零部件(如 360°全景影像系统)将持续处于工作。为减少车辆电量损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建议在安全停车环境下,不要长时间开启哨兵模式。
  • 哨兵模式仅在动力电池电量高于20%时才能开启,动力电池电量低于15%时,哨兵模式会自动退出。

低速行人警示(VSP)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低速行人报警系统(VSP)将对临近车辆的行人发出警示音,警示行人注意安全。

低速行人警示关闭指示灯

VSP 关闭指示灯点亮,表示 VSP 处于关闭状态,提醒驾驶员注意周边环境。

开启 / 关闭低速行人警示

可在中控屏设置 声音 音量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 VSP 功能。功能开启后,可设置三种警示音模式。车辆重新上电后,VSP 默认开启。

行人警示随速发声

车辆前进( D 挡 )或倒车( R 挡 )时:

  • 挡位在 D 挡时,车速超过 0 km/h,低于或等于 20 km/h 时,警示音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
  • 挡位在 D 挡时,车速超过 20 km/h,低于或等于 30 km/h 时,警示音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
  • 挡位在 D 挡时,车速超过 30 km/h,警示音自动停止。
  • 挡位在 R 挡倒车时,系统发出倒车警示音。
  • VSP 属于安全驾驶辅助功能,驾驶车辆时请勿关闭。
  • VSP 仅能对临近车辆的行人发出警示音,驾驶员仍需时刻留意当前驾驶环境。
  • VSP 仅在周围环境不需要警示音时才可关闭(如交通堵塞等),只要行人有可能出现在车辆周围,必须开启 VSP。
  • VSP 关闭后,将无法提醒行人有车辆临近,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
  • 若在低速行驶时无法听到 VSP 警示音,应立即打开车窗,开启危险警告灯,在 D 挡保持 20 km/h (此时警示音音量最大)匀速行驶,验证发声效果。若确认无法听到警示音,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驾驶员监测

驾驶员监测系统通过位于车内 A 柱的红外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表情及手部动作,经图像识别分析处理后判断驾驶员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提示 / 反馈。

向下拨动饰盖可遮挡摄像头。

驾驶员监测系统工作范围:车速位于 10 km/h ~ 150 km/h 之间。

可在中控屏设置 实验室 车辆监测界面:

  • 设置开启 / 关闭分心及危险行为监测功能。
  • 设置疲劳监测功能关闭和灵敏度设置标准 / 灵敏。

驾驶员身份识别

驾驶员监测初次使用时,需要录入车主信息。根据中控屏右上角个人中心界面提示,录入人脸。录制过程中,中控屏会显示当前录制状态并将相关信息存储在系统中。

驾驶员疲劳监测

车辆行驶时,系统将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动作(如转动方向盘、踩刹车等)、表情等行为信息。当系统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车辆会发出相应信息提示驾驶员注意调整精神状态,避免疲劳驾驶。

驾驶员分心监测

车辆行驶时,系统将实时监测驾驶员头部姿势和视线方向。当系统判断驾驶员分心驾驶时,将发出相应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集中精力驾驶车辆。如驾驶员仍未集中精力,系统将发出二次示警。

危险驾驶行为监测

车辆行驶时,系统将实时监测驾驶员行动状态。当系统监测到驾驶员发生危险驾驶行为(如拿起手机接打电话)时,车辆会发出相应信息提示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 车内红外摄像头仅能通过捕捉驾驶员行为举止或面部表情进行判断识别。在某些情况下(如人脸被方向盘遮挡时),可能无法检测到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危险驾驶行为,因而无法发出相应的提示或反馈。
  • 在某些情况下,尽管驾驶能力并无减弱,但基于驾驶习惯等行为因素,疲劳驾驶系统也会提醒驾驶员应适时休息。无论疲劳驾驶是否提醒,适时停车休息,非常重要。
  • 当驾驶员正确佩戴帽子、眼镜、墨镜(非红外阻断墨镜)、口罩等情况时,驾驶员监测功能也可正常工作。
  • 向下拨动饰盖可遮挡摄像头,无法对驾驶员状态进行监测,请及时处理。
  • 驾驶员监测仅能作为辅助提醒,不能作为其它判断依据。

后排乘员监测

车辆下电后,后排乘员监测系统通过位于车顶吸顶屏上的摄像头,监测后排有乘员滞留时,将向岚图汽车 APP 发送提示信息,并上传后排照片至岚图汽车 APP 以提醒车主。

向右拨动饰盖可遮挡摄像头。

可在中控屏设置 实验室 车辆监测界面:

  • 设置开启 / 关闭后排乘员遗忘提醒功能。
  • 点触后排宝宝守护按键,可查看后排实时画面。
  • 后排监测摄像头表面脏污、破损或被遮挡,会影响对车内后排的监测,请及时处理。

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能够录制车辆前方道路状况的视频图像和声音,记录沿途风景,也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行车记录功能包含行车录像、紧急录像和哨兵录像三种录制状态。视频文件可以在中控屏全应用 行车记录仪界面中查看、选择和删除。

行车录像

车辆上电后,行车记录仪自动开启并录制视频,并同步记录视频录制时间,视频文件存储于“行车录像”文件夹中。

紧急录像

车辆上电后,如突发紧急事件(紧急制动、气囊引爆等),车辆进入紧急视频录制状态,视频文件存储于“紧急录像”文件夹中。

  • 车辆是否会进入紧急录制状态,受车辆减速度、碰撞场景等复合因素影响,部分情况可能不会触发。

哨兵录像

哨兵录像是在车辆下电后,车辆发生安全事件,启动报警系统,并录制视频保存至哨兵录像文件夹中,同时提醒车主。

收藏列表

可将录像收藏到收藏列表文件夹中,且收藏的录像不会被新录像覆盖,可随时查看。

设置

在中控屏全应用 行车记录仪 设置界面:

  • 开启 / 关闭行车录像。
  • 开启 / 关闭录音。
  • 开启 / 关闭车辆信息显示。
  • 设置录制时长:1 分钟 / 3 分钟 / 5 分钟。
  • 查看储存空间容量。
  • 格式化。

工作状态指示灯

行车记录仪启用时,中控屏状态栏将显示如下图标指示其工作状态:

  • 行车记录仪工作中。
  • 行车记录仪关闭。
  • 行车记录仪故障。

录像拷贝

如需拷出录像文件,在前排中央扶手下方插入标准 U 盘后,在行车记录仪视频回放界面,点触“选择”按键,选择需要拷出的视频,点触“导入 U 盘”,即可将视频文件拷贝至 U 盘。

  • 行车记录仪启用时,系统默认自动开启视频录制、录音,如需调整,可在中控屏行车记录仪录制界面手动设置。
  • 一般录像文件会循环覆盖;紧急视频文件不会覆盖,文件夹满后需手动删除。
  • 行车记录仪录像文件保存车机本地,可存储 70G 视频文件。拷贝视频时,请使用 USB 3.0,64G内存及以上标准 U 盘。

胎压监测

胎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轮胎压力和温度。车辆上电后,按下方向盘上菜单键 ,切换组合仪表显示信息,可查看当前车辆胎压。

胎压故障指示灯

  • 系统故障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闪烁 1 分钟后常亮。
  • 轮胎快速漏气故障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伴随提示信息 “轮胎快速漏气”。
  • 胎压异常故障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伴随提示信息 “轮胎压力过低”。
  • 轮胎温度高故障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伴随提示信息 “轮胎温度过高”。
  • 轮胎传感器故障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伴随提示信息 “轮胎传感器故障”。
  • 轮胎传感器电池电量低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伴随提示信息 “轮胎传感器电池电量低”。

轮胎低压报警

车辆上电后,当前轴轮胎压力值低于 1.9 bar 或后轴轮胎压力值低于 1.9 bar 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且相应车轮和胎压值变为红色;当前轴轮胎压力值恢复至 2.2 bar或后轴轮胎压力值恢复至 2.2 bar 时,低压报警停止。

轮胎高压报警

车辆上电后,当任一轮胎压力值高于或等于 3.8 bar 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且相应车轮和胎压值变为红色;轮胎压力值恢复至 3.6 bar 以下后,高压报警停止。

快速漏气报警

车辆上电后,当一个或多个轮胎漏气且速率大于一定值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且相应车轮和胎压值变为红色;故障修复后,快速漏气报警停止。

轮胎高温报警

车辆上电后,当一个或多个轮胎温度高于一定值时,组合仪表中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且相应车轮和温度值变为红色;轮胎温度恢复至正常状态后,高温报警停止。

  • 轮胎压力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请根据组合仪表上显示的胎压值以及标准压力值(标准气压标签位于主驾车门 B 柱下方)视需求进行调整。
  • 车辆长时间停放,车辆上电后,需要行驶一段距离,胎压和温度才能显示。
  • 车辆处于信号干扰严重环境(强磁、电网、高压线下等),胎压监测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 胎压监测模块安装不正确,会影响胎压监测系统正常工作。如需安装或更换,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 轮胎调换位置后,需对胎压监测系统重新进行匹配,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 车辆静止且上电后,胎压监测系统会每隔 60 分钟会监测轮胎压力和温度一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胎压监测系统会每隔 1 分钟监测轮胎压力和温度一次,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 可通过岚图汽车 APP 查看车辆胎压信息。
  • 若胎压和轮胎温度异常,胎压监测系统不会阻止车辆行驶。行驶前,请您先车辆上电,检查轮胎状况。如果不符合标准值,请勿驾驶车辆,否则将损坏车辆或轮胎,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 驾驶时如果胎压和轮胎温度异常,应立即安全停车,检查轮胎状况。胎压故障指示灯点亮时,请避免突然转向或紧急制动,应双手紧握方向盘,控制车辆行驶方向,松开加速踏板,轻踩制动踏板以降低车速直至安全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