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辅助

平视显示(AR HUD)

平视显示(AR HUD)系统可将时速、导航、车辆状态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上,驾驶员无需低头或扭头即可轻松查看行车信息,提高驾驶安全性。

AR HUD 界面


AR HUD 界面显示信息包含有:驾驶信息、导航信息和驾驶辅助信息。

驾驶信息:展示车辆实时车速、转向灯、限速信息、驾驶辅助指示灯、车辆挡位等信息。

导航信息:展示小地图、路口车道信息、路口转弯信息、路口放大图、红绿灯倒计时等信息。

驾驶辅助信息:展示行车场景重构、泊车场景重构等信息。

可在中控屏设置 tt1 显示 tt1 HUD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 HUD 功能,功能开启后,可设置如下子功能:

  • 开启 / 关闭雪地模式。
  • HUD 模式切换:标准 / 导航 / 驾驶辅助 / AR / 极简。
    • 标准模式可设置:开启 / 关闭路口放大图、红绿灯倒计时、当前时间、歌词显示。
    • 导航模式可设置:开启 / 关闭路口放大图、红绿灯倒计时、当前时间、歌词显示。
    • 驾驶辅助模式可设置:开启 / 关闭当前时间、歌词显示。
    • AR 模式可设置:开启 / 关闭当前时间。
    • 极简模式可设置:开启 / 关闭当前时间、歌词显示。
  • 亮度调节:滑动可调节亮度。
  • 高度调节:拖动滑块可调节高度;点触自动按键,可自动调节高度。

AR HUD 位置记忆

手动调节 AR HUD 高度后,AR HUD 的高度将自动保存至当前正在使用的主驾座椅记忆位置中。

  • 当 AR HUD 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关闭时,AR HUD 位置随主驾座椅记忆调节。
  • 当 AR HUD 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开启时,AR HUD 位置将自动调节,不随主驾座椅记忆。
  • 开启 AR HUD 高度自动调节功能时,系统会提示驾驶员完成一次高度自适应调节。功能开启后,驾驶员每次系好安全带数秒后,系统将根据当前的视线范围自动调节 AR HUD 高度至匹配位置,因此每次使用时显示高度可能会略有差异。
  • 在特定的角度下,阳光经前挡玻璃和 AR HUD 的折射和反射,会在前挡玻璃上形成反光。随着光照角度、行驶方向和坡度等变化,反光可能会消失。
  • 如果长时间沿相同方向行驶,可以调整 AR HUD 高度减缓反光。
  • 当 AR HUD 温度过高时,为了有效保护其组件不受损害并延长使用寿命,系统会自动降低显示亮度。
  • 某些特殊天气条件下(雾、霾、雨天、雪天、冰雹、强烈阳光等),抬头显示系统信息可能不清晰或暂时性被干扰。
  • 某些眼镜(太阳镜、护目镜或偏光镜片)可能会影响信息读取。
  • AR HUD 系统使用的是专用挡风玻璃。更换挡风玻璃时,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 请勿在挡风玻璃下方仪表板凹槽里放置物品避免损坏系统。

了解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辅助系统简介

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配备一系列传感器,融合先进的 AI 技术,提供驾驶辅助、泊车辅助、安全辅助等多种辅助驾驶功能,后文中,驾驶辅助系统一简称为 ADAS。

ADAS 功能简介

ADAS 仅为辅助驾驶员驾驶而设计,并不是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不能取代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ADAS 无法完全应对在驾驶过程中因交通、路况、能见度、天气等环境变化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驾驶员始终是驾驶车辆行为的完全责任人,承担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安全驾驶的全部责任。

ADAS 功能分为驾驶辅助、泊车辅助、主动安全三大类:

  • 驾驶辅助:提供自适应巡航辅助(ACC)、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LCC+)和高速领航辅助(NOA)等不同智能程度的驾驶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轻松驾驶。
  • 泊车辅助:提供 360°全景环视(AVM)、智能泊车辅助(APA)等多种泊车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无忧泊车。
  • 主动安全:提供前、侧、后向的全方位安全辅助功能,帮助驾驶员安全驾驶。
  • 当前 ADAS 仅支持在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使用。
  • 由于车辆的配置、软件服务版本或市场区域的差异,车辆可能未配置本手册提到的所有功能,或者功能的表现与本手册的描述有所不同,具体请以车辆实际配备的功能为准。
  • 部分 ADAS 功能需先通过对应的 ADAS 考试后才能使用。
  • 驾驶员应在使用 ADAS 功能前认真阅读、理解相关协议和配套文件,详细了解、掌握使用 ADAS 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ADAS 使用向导、ADAS 通用局限性、各 ADAS 功能的具体含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说明,否则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因驾驶员未遵守本手册的操作而导致的财产损毁、人身伤亡等,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 ADAS 不能取代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使用 ADAS 功能时,驾驶员应确保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使用车辆,并应始终手握方向盘,并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否则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本手册中所使用的“控制”及其相关表述,意在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驾驶员使用 ADAS 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但在 ADAS 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始终是车辆的唯一驾驶主体,应全程对车辆和系统运行情况、车辆外部环境和相关目标进行持续监测和必要响应,并在必要时立即通过本手册中规定的方式人工干预和控制车辆行驶,确保行车安全,否则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驾驶员应以自己的名义注册、登录使用车主账号或车主授权账号以及使用 ADAS 软件服务。ADAS 将以注册人为账号所有人。驾驶员应妥善保管账号信息,因未按要求使用账号、被他人登录驾驶员本人账号,可能会造成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也可能会影响车辆安全,造成严重的人身损伤乃至伤亡。因不当使用账号、被他人登录账号所引起的全部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 将车辆交给他人使用时,驾驶员务必退出自己的账号,并督促对方登录其个人账号使用车辆,否则可能会造成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也可能会影响车辆安全,造成严重的人身损伤乃至伤亡。因驾驶员外借账号而导致的伤害和损失,由驾驶员自行承担,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 驾驶员应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合法使用 ADAS 功能,不得在 ADAS 上添加功能、应用、工具或模块进行任何不当或违反法律的行为,也不得违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与地理信息数据。本公司对用户的任何滥用、错误使用或未经授权修改 ADAS 功能服务导致的违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并有权临时关停 ADAS 功能,乃至终止向用户提供服务,并有权对用户的违法行为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留存,以便作为证据提供具有依法调取程序的机构。

ADAS 简介


ADAS 功能简介

进入驾驶辅助设置栏,在相应的页签中设置行车辅助、泊车辅助、主动安全等各类 ADAS 参数。

页签 说明
行车辅助 NOA / LCC+ 相关参数及驾驶辅助状态灯设置。
泊车辅助 APA 等相关参数设置。
主动安全 车道偏离辅助、超速提醒等相关参数设置。

ADAS 传感器

本车 ADAS 配备毫米波、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控制器等传感器。

传感器位置
序号 说明 序号 说明
前驻车雷达(6 个) 后视摄像头(1个)
360°环视摄像头(4个) 前视摄像头(2 个)
后驻车雷达(6 个) 前毫米波雷达(1个)
后角雷达(2 个) 组合导航控制器(1个)
传感器清洁维护

使用车辆前,驾驶员应确保所有雷达和摄像头都是洁净的,且前挡风玻璃内外表面清洁,无结霜或起雾。雷达或摄像头表面有脏污、遮挡物或附着物,或前挡风玻璃脏污、结霜或起雾,均可能会影响 ADAS 的功能或性能。

当系统检测到雷达或摄像头遮挡或脏污时,组合仪表或中控屏消息中心可能会显示对应的文字提示,驾驶员可根据提示进行相应的清洁维护。必要时,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雷达或摄像头表面有脏污、遮挡物或附着物的常见场景和处理建议如下:

  • 雷达或摄像头窗口表面粘附油污、灰尘、泥点(含泥沙水渍)、蚊虫体液或鸟类粪便等污渍。

建议用流动清水或车窗专用清洗剂,冲洗至脏污粘结物软化或脱落后,再用干燥光学擦拭布、棉布、绒布将传感器表面脏污擦拭干净至窗口表面无明显污渍遗留。

  • 雷达或摄像头窗口表面结冰或结霜。

建议用温水或含防冻剂的清洗液进行清洗至融化后,用干燥光学擦拭布、棉布、绒布将传感器表面水渍擦拭干净至窗口表面无明显污渍遗留。

  • 雷达或摄像头窗口表面产生自然凝露。

建议用干光学擦拭布、棉布、绒布将传感器表面凝露擦拭干净至窗口表面无明显污渍遗留。

  • 车辆行驶在广场、单边高架桥、隧道、沙漠、戈壁、草原或雪地等光线较差或过于空旷的环境,容易上报遮挡故障的场景下。

建议将车辆尽快驶离当前场景,并继续行驶一段时间后,该类遮挡故障会自动消除,无需进一步处理。

  • 若在扬沙、沙尘暴等强沙尘天气下用车,请避免车辆高速行驶(大于 60 km/h)或长时间暴露在沙尘环境中,以降低 ADAS 传感器视窗因沙尘导致损伤的风险。
  • 建议必要时打开车辆的除雾功能,防止车辆前挡风玻璃结霜或起雾,影响前视摄像头正常工作。
  • 建议使用 PH 值为 6~8 的中性清洗剂(例如 99% 异丙醇溶剂、肥皂水等)来清洁传感器上的污渍。清洁完成后,应先用清水喷淋传感器表面,再使用洁净的无尘布将传感器表面擦干。
  • 请勿在传感器外部和周边区域进行贴膜、打蜡、使用非原厂漆重新喷涂、贴车衣或镀层、安装防虫网等操作,否则将影响传感器感知性能。
  • 请勿使用清洁刷或配有清洁刷的自动洗车装置清洗传感器,避免砂石混入清洗刷带来的视窗及壳体磨损。
  • 请勿使用热水清除传感器视窗上的冰雪,避免视窗破裂。
  • 请勿大力擦拭传感器视窗,避免损坏视窗光学涂层。
  • 请勿使用金属或其他硬物刮铲传感器视窗及壳体表面的污染物或冰雪,以免损坏视窗表面。
  • 在使用高压清洗器清洗时,清洗器最大压力 ≤ 8 MPa,且喷嘴与传感器视窗表面至少须保持 30 cm 的距离,避免用喷嘴直接对着传感器视窗表面喷水。同时保持喷嘴移动,不要朝同一位置持续喷水。
  • 如出现需要拆装传感器及周边零部件的场景,需要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处理,避免暴力拆装导致传感器及其线束、连接器损坏。
传感器局限性

雷达和摄像头存在(但不限于)以下限制:

  • 雷达和摄像头存在检测盲区。
  • 雷达和摄像头可能漏检,如只识别到部分或完全没识别到某些车辆、人、动物或其他障碍物。
  • 雷达和摄像头可能误检,如错误地识别物体的距离或者速度,或在无物体时错误地检出物体。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雷达或摄像头的检测性能,从而导致其漏检或误检。(请仔细阅读 ADAS 通用局限性)。

  • ADAS传感器工作时温度较高,请避免在使用车辆时直接接触传感器外壳,以免造成烫伤等人身伤害。
  • 严禁使用牙膏、强碱强酸类、含氨清洗溶剂、漂白剂、水泥克星、柏油清洗剂、除胶剂、抛光剂或脱漆剂等清洗光学视窗及壳体。
  • 如需更换雷达或摄像头,请前往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更换。切勿安装使用未经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认可的零配件或进行未经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认可的改装。
  • 如果需要更换前挡风玻璃、外后视镜、保险杠或后尾门,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以确保妥善处理雷达和摄像头。
  • 车辆后尾翼中安装有 GNSS 定位天线,为了避免 GNSS 信号被遮挡或者屏蔽,应避免在后尾翼上贴过厚的或者金属含量高的车衣和车膜。
  • 如果安装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控制器、GNSS 天线等 ADAS 传感器的区域发生损伤或碰撞,导致传感器偏移或损坏,ADAS 可能不可用,请及时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妥善检查处理。
  • 更换雷达、摄像头等 ADAS 传感器后,应及时进行 ADAS 校准(参阅 ADAS 校准)。未成功进行 ADAS 校准可能会影响 ADAS 正常工作。
  • 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切勿遮挡雷达或摄像头。
  • 请保持雷达和摄像头的表面干燥、清洁,及时擦拭其上的水珠、灰尘 、泥沙等,在天气寒冷时避免其表面结冰。
  • 用高压水冲洗车身时,请尽量避免直接冲洗雷达和摄像头。
  • 切勿使用尖锐、坚硬、腐蚀性或研磨性物品来清洁雷达或摄像头。请确保清洁用品中不含砂石等硬质杂物。
  • 切勿直接用力铲除或擦拭雷达或摄像头表面附着力较强的脏污(如干燥的泥点,含泥沙水渍,鸟类粪便,较厚冰霜等)。建议先使用清水、含有防冻液或含有车窗专用清洗剂的液体冲洗脏污,待其软化或融化冲离后,再进行擦拭,以免硬物或清洁器具划伤雷达或摄像头。
  • 天气寒冷时,请使用含有防冻液的清洗剂清理雷达或摄像头表面的污渍,以免毫米波雷达窗口表面结冰。
  • 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前后保险杠内,因此,为避免影响毫米波雷达性能,请保持保险杠清洁,切勿私自对保险杠进行喷漆、加装包围、安装金属或合金(含电镀工艺)装饰件等操作。如需喷漆,请前往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 如需安装车衣,请务必对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所在的区域进行破孔操作,使传感器视窗区域完全露出并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孔洞周围车衣平整光滑无毛刺,避免遮挡传感器视窗从而影响车辆 ADAS 功能的正常使用。为避免车辆划伤,请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操作。
  • 安装车衣过程中如涉及拆卸保险杠、外后视镜等结构,请务必确保拆装相关的零部件时轻拿轻放,及时断开电源和线束连接,避免暴力拆装,避免拉扯损伤线束和连接器。回装传感器时,请务必保证传感器安装到位,并且连接器卡接到位。连接器安装好之后必须进行二次确认,按压或拉拔连接器确保安装到位,确保能听到传感器连接到位后的清脆的“咔哒”声。
  • 摄像头的线束属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特种线束,不能过度弯折、挤压、缠绕、改造和高温炙烤等。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或者发现外观有任何异常,请务必到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和确认,必要时更换线束。
  • 使用胶体辅助定位或紧固的传感器及关联的零部件,拆卸之后胶体性能必然会下降,请务必到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和更换胶体。
  • 所有可能导致传感器位置变更的行为,例如拆卸或碰撞等,都可能导致传感器的安装精度下降,应及时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 ADAS 校准(参阅 ADAS 校准)。
  • 由于车辆四周遍布各种高精度传感器,车辆进行任何改装或发生任何事故都有可能影响传感器的精度和性能。为了确保车辆 ADAS 性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车辆进行改装或发生事故后,请务必到就近的岚图汽车服务中心进行检查,并提供改装或事故的详细、准确细节以支持判断风险,必要时按照岚图汽车服务中心提供的专业意见进行整改和 ADAS 校准。

使用向导

通过 ADAS 考试

为了确保驾驶员能够充分理解 ADAS 功能的试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首次使用 LCC+、NOA 和 APA 等功能前,驾驶员需先完整观看 ADAS 安全教学视频并通过考试(车机端账号与手机端账号需保持一致)。

方法:

  • 方法一:使用手机端 APP 进入 ADAS 考试功能,按提示观看视频并考试,通过考试后,考试结果自动同步至车机端。
  • 方法二:车机端点触功能开关按钮,对应点触 NOA / LCC+ / APA 设置开关后会弹出对应二维码,使用岚图汽车 APP 对应扫码后观看视频并考试。
  • 方法三:点触设置项-驾驶辅助后,导航栏显示【考试指南】按钮,点触按钮后弹出二维码,扫码后可重温 ADAS 教学视频及考试功能。
  • 使用领航辅助(NOA)前需通过领航辅助(NOA)和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LCC+)两个功能考试后方可使用;任意泊车辅助功能使用前需通过智能泊车辅助(APA)功能考试后方可使用。
  • 在注册账号前,驾驶员应确保已详细阅读理解并同意使用 ADAS 软件服务的相关法律文件。

使用 ADAS

  1. 确保车机已登陆驾驶员个人账号,车辆所有状态正常,可正常联网。

  2. 在驾驶辅助页面,按个人驾驶偏好设置和确认 ADAS 参数。

    • 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主动安全”等页签,设置相应的具体 ADAS 功能参数。
    • 在“声音”设置页签,设置“ADAS 播报”。
    • 在 360 全景影像界面右上角设置项,设置相应的 360 功能参数。
  3. 在使用车辆过程中,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和适用条件,按需使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主动安全等 ADAS 功能。

  • “驾驶辅助状态灯”指侧向、后向的小蓝灯启用后,车辆会在使用除 ACC 外的其他 ADAS 行车辅助或泊车辅助功能且驾驶员未干预方向盘或加速踏板时自动亮起(长亮)蓝色智能辅助驾驶指示灯。可在中控屏设置 tt1 驾驶辅助 tt1 行车辅助界面,设置开启 / 关闭驾驶辅助状态灯功能。
  • ADAS 设置参数均自动保存到当前登录的驾驶员账号中,永久生效。
  • 未完成 ADAS 考试等情况下,部分 ADAS 参数会置灰不可设置。
  • 请勿在车辆发生剐蹭或碰撞(含轻微碰撞)后使用 ADAS 功能。发生该类事件后请立即前往岚图汽车服务中心检查车辆。
  • 出于安全考虑,请勿故意测试 ADAS 系统表现或故意等待 ADAS 功能触发。例如,切勿故意主动驶向车辆、骑行人或行人以测试安全辅助功能;如观察到危险情形,切勿等待主动安全功能触发后再采取行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ADAS 校准

ADAS 校准是指驾驶员通过驾驶车辆行驶一定里程来校准传感器,从而确保车辆的ADAS正常使用。车辆更换传感器,或因擦碰、传感器松动、胎压和负载显著改变等导致传感器明显偏离标准位置时,请及时到岚图汽车服务中进行ADAS校准。

  • 当如果驾驶员在ADAS校准成功完成之前尝试使用其他ADAS功能,则组合仪表上会提示故障符号,或告知ADAS功能不可用。
  • 请勿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贸然触发ADAS校准功能。
  • 未正确校准的传感器可能导致 ADAS 无法正常工作,例如车辆行驶不稳定、 360°全景环视异常等。建议必要时联系岚图汽车服务中心。

ADAS 通用局限性

ADAS 应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许多因素都会影响 ADAS 的性能,进而导致其无法实现预期的功能。例如,受限于实际交通环境等多种因素,ADAS 可使用的高可信感知距离 ≠ 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实际探测距离,雷达等传感器的实际探测距离 ≠ 其最大实验探测距离。

常见的 ADAS 限制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车辆自身设备或设置问题(含驾驶员误操作导致)、车辆定位问题(定位不可用、需重新定位、精度下降等)、外部环境影响(天气、能见度、道路环境等)、周围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影响等,详见下文。这些因素可能引起系统告警或显示有误、系统无法按预期控制车辆、系统退出或工作不当等行为。(此处及后文的“不当”指未执行、未及时执行、未正确执行或未按预期执行。)

车辆自身设备问题(含驾驶员误操作导致)

  • 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控制器等 ADAS 传感器未校准。
  • 雷达、摄像头等 ADAS 传感器损坏,例如交通事故或风沙导致相关器件破损、传感器视窗出现凹坑、破裂、镀膜磨损、划痕等。
  • 雷达、摄像头等 ADAS 传感器脏污或被遮挡,例如污泥附着、塑料袋遮挡或视窗起雾、结冰、积雪。
  • 雷达、摄像头等 ADAS 传感器安装位置变化,例如车辆保险杠、前挡风玻璃、外后视镜、蒙皮(例如翼子板、后尾门)、车架等因车辆碰撞或其他原因变形或损坏,进而导致传感器安装位置变化。
  • 车身附着物、改装件导致阻碍和干扰,例如在车辆上安装自行车架、门踏板或较大的车牌框(或车牌翘起);使用非原厂漆重新喷涂,或重新喷漆导致车漆过厚;在车身(含车顶)或车窗上粘贴含有金属成分的车衣、改色膜或贴膜;在车身上粘贴胶带、贴纸或橡胶涂料;粘贴遮挡雷达或摄像头的贴膜等。
  • 车辆外后视镜未处于正确展开状态。

车辆设置问题

  • 车辆处于洗车模式时,低速紧急制动(MEB)会被临时抑制。

车辆定位问题(定位不可用、需重新定位、精度下降等)

  • 途经边境线、军事基地等特殊区域时,车辆定位不可用。

以下场景时,车辆需重新定位位置。

  • 车辆被动发生地理位置变化(例如被拖车移动、搭乘渡江轮渡、泊入立体车库等)后重新上电。

驾驶员可驾车在开阔路段行驶一段距离,以恢复车辆定位。

以下场景时,车辆定位精度会下降(甚至不可用)。

  • 暴雨、雷阵雨天气。
  • 剧烈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环境。
  • 车辆定位天线被金属遮挡物(含金属改色膜)覆盖。
  • 隧道内、高架桥下等遮挡场景。

外部环境影响(天气、能见度、道路环境等)

  • 温度极高或极低。
  • 恶劣天气,例如大雨、大雪、浓雾、重霾、风沙等。
  • 周边环境视野差,例如存在浓烟、周围车辆排出的尾气、溅起的水花、道路上的水雾 / 扬尘等。
  • 周围环境昏暗,例如黎明、黄昏、夜晚或光线不足的隧道。
  • 周围环境亮度突然变化,例如隧道入口或出口。
  • 强光、逆光或炫光,例如摄像头被太阳光强光直射或斜射、水坑反光、被对向或尾随车辆的前照灯灯光干扰等。
  • 附近存在其他产生同频干扰的设备或噪声。
  • 附近存在静止障碍物,例如柱子、桌椅、打开的门等。
  • 附近存在具备特殊表面和结构的物品,例如玻璃、海绵、泡沫等。
  • 附近存在细、尖、矮或悬空的障碍物,例如锁链、木杆、路沿、限宽墩、低矮的石头、路面突起或散落的金属等物品(如钢筋、铁片、钢丝、螺钉等)、灌木丛、花台、柱子棱角、半开的上卷式车门等。
  • 道路情况复杂,例如陡坡、急弯、连续弯道、蜿蜒小路、窄路、越野路、崎岖道路、超宽车道;临近沟渠、台阶或悬崖的道路;施工区域(例如布置了锥桶的区域)等。
  • 道路情况不佳,例如路面湿滑或松软(路面积水、结冰、积雪或烂泥路、石子路、沙土路等);塌陷路段、带沟槽或凹坑(如坑洼、无盖下水井、消防井等)的道路;车道线或道路标志不清晰、破损等。

周围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影响

  • 附近存在非典型目标物,如异型车(大型板车、工程车、公路养护车、车外装载钢筋水泥管等物品的车辆等)、静止车辆、侧翻车辆、与大片单一背景色颜色过于接近的车辆、严重超长的两轮车或三轮车、打伞的行人等。
  • 交通情况复杂,例如遇到突然快速出现并快速靠近自车的车辆、行人、骑行人、小动物或其他障碍物,或者车辆进出匝道、交叉路口、收费站等。
  • 请勿在车辆发生剐蹭或碰撞(含轻微碰撞)后使用 ADAS 功能。发生该类事件后请立即前往岚图汽车服务中心检查车辆。
  • 出于安全考虑,请勿故意测试 ADAS 系统表现或故意等待 ADAS 功能触发。例如,切勿故意主动驶向车辆、骑行人或行人以测试安全辅助功能;如观察到危险情形,切勿等待主动安全功能触发后再采取行动。
  • 由于系统限制, ADAS 还可能存在其他不符合预期或超出预期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因未正确理解驾驶员的操作而不当告警或干预。
    - 无法检测和应对周围环境中的突发危险情况,例如在遇到车辆一侧出现较大横风等周围环境气流突然变化的场景时,ADAS 可能无法按预期控制车辆。
    - 其他因本节提及的各种限制因素可能引起的告警或显示有误、不当干预车辆、系统退出或工作不当等行为。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 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根据《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对有关射电天文业务保护的有关规定,车辆不得在以下我国相关射电天文台的干扰保护距离内使用毫米波雷达。
    -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蓄集乡泽令沟小野马滩的射电天文台,与汽车雷达之间的干扰保护距离为 26 km。
    - 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九江公路 1703 号、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以及北京密云区不老屯镇的射电天文台,与汽车雷达之间的干扰保护距离为 3 km。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甘沟乡的射电天文台,与汽车雷达之间的干扰保护距离为 5 km。
    -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石河子村的射电天文台,与汽车雷达之间的干扰保护距离为 15 km。
    - 位于云南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杜鹃湖的射电天文台,与汽车雷达之间的干扰保护距离为 10 km。

自适应巡航辅助(ACC)

ACC 功能介绍

自适应巡航辅助(ACC)是一项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和跟车距离的驾驶辅助功能。ACC 不辅助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主要适用于路况良好的道路。

ACC 简介

ACC 通过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检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在此基础上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目标车速行驶(定速巡航)或跟随前车行驶(跟车巡航)。

ACC 仅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跟车距离,不辅助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使用 ACC 时,驾驶员需全程保持主动操控方向盘,确保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轨迹上。

  • 使用 ACC 前,驾驶员需先通过 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LCC+) 新手考试,并在中控屏设置项中打开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开关。
  • 使用 ACC 时,起步提醒(VSR)中的前车驶离提醒功能不生效(无论功能开关是否开启)。
定速巡航

当未检测到前方车辆阻碍自车行驶时,ACC 会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以设定的速度巡航。

组合仪表 中,图标内数值为巡航时的目标车速,可调节范围为 20 km/h ~ 130 km/h。驾驶员可以调节目标车速。

  • ACC 无法基于路况和驾驶条件自动调节行驶速度。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设置目标车速,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ACC 可能无法立即将车速降低到期望的数值。切勿过度依赖定速巡航来充分降低车速。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跟车巡航

当检测到前方车辆阻碍自车行驶时,ACC 会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跟随前车行驶,并支持跟随前车进行加减速、停车、起步等操作。

跟车巡航时,组合仪表上会将跟随的目标车辆蓝色高亮显示。跟车距离与车速、跟车时距挡位有关,非固定数值。车速和跟车时距挡位越高,自车与前车的目标跟车距离越大。跟车时距分为 1 ~ 5 挡,默认值为 3 挡。驾驶员可以调节跟车时距。

跟车巡航过程中,ACC 会在跟车目标切出或有其他车辆切入时辅助驾驶员调整车速并更新跟车目标,如果没有新的跟车目标则进行定速巡航。

跟车巡航过程中,如果前车停止,自车会随之停止;如果前车重新起步,自车将根据前车停车时间长短按照以下不同方式处理:

  • 若跟停等待时间在 3 分钟以内,屏幕及平视显示会持续提示“等待起步”,前车重新起步后,屏幕及平视显示会发出文字提示“起步”,同时自车会随之起步,驾驶员无需操作。
  • 若跟停时间超过 3 分钟,前车重新起步后,自车不会随之起步,屏幕及平视显示会发出起步提醒,驾驶员可以通过上拨方向盘左拨钮或轻踩加速踏板的方式重新起步,起步后继续使用 ACC 功能。
  • 若车辆长时间处于跟停状态不起步,为保证安全,自车会开启电子驻车制动(EPB)功能并退出 ACC。前车重新起步后,自车不会随之起步。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设置目标车速和跟车时距,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自车距离前方车辆或行人过近时,ACC 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目标。
  • 在弯道上进行跟车巡航时,车辆可能会跟随错误的目标,导致车辆未按预期车速行驶或行驶方向偏移。驾驶员应专注驾驶,当发现跟车错误时及时正确控制车辆。
  • 切勿过度依赖跟车巡航功能的速度调节和跟车时距调节来保持准确、安全的跟车距离,以免发生碰撞。驾驶员有责任确定并始终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弯道减速

车辆进入弯道行驶时,ACC 会调整车速,降速过弯道,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对于复杂多变的弯道环境,驾驶员需谨慎驾驶。

  • ACC 无法处理急弯、连续弯道等复杂弯道,驾驶员仍需时刻观察前方路况,必要时及时控制车速或施加制动。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拥堵跟车

跟车巡航过程中,如果将跟车时距调为 1 挡,在检测到路况拥堵时,ACC 会进入拥堵跟车模式。拥堵跟车模式下车辆与前车保持的跟车距离会更小,且起步更快速,从而减少频繁被插车、频繁刹停等情况,提高驾驶体验。

  • 切勿过度依赖拥堵跟车模式来保持准确、安全的跟车距离,以免发生碰撞。驾驶员有责任确定并始终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目标车速图标含义
图标 显示状态 含义 说明
tt1 点亮 ACC 可用,但未激活 满足ACC条件时显示
tt1 点亮 ACC 已激活,正在使用中 /
闪烁 ACC 已激活,驾驶员正在干预加速踏板 /
tt1 闪烁 ACC 激活失败 显示数秒后消失
tt1 点亮, 底部“+”号 设定的目标车速低于当前的道路限速 显示数秒后消失
tt1 点亮, 底部“-”号 设定的目标车速高于当前的道路限速 显示数秒后消失
  • 除上表提到的目标车速外,组合仪表上还可能同时显示其他与速度相关的图标,例如车辆实时车速、系统识别到的道路限速等。用车前,请充分了解屏幕及平视显示上各速度图标的含义。
  • tt1tt1tt1 同时出现时,分别表示 LCC+ 或 NOA 已激活。
  • 组合仪表上显示 tt1tt1 时,驾驶员可向上或向下长拨方向盘左拨钮将目标车速一键调为道路限速,请参阅调节目标车速。
  • 当组合仪表上的 ACC 图标动态闪烁时,表示驾驶员正在干预加速踏板,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的情况,系统无法主动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减速。此时驾驶员可以手动调节巡航的目标车速,但调节后的目标车速要待驾驶员停止干预加速踏板后才会生效。驾驶员应始终注意行车安全,确保安全驾驶。

激活 ACC

操作方法
  1. 驾驶车辆行驶,直至组合仪表上显示 tt1

  2. 长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键,激活 ACC。

激活成功后,组合仪表上的目标车速图标显示为 tt1 ,伴有提示音。

  • 激活 ACC 功能时,车辆可能无法立即进入稳定状态。驾驶员应全程手握方向盘,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在当前车道内,并高度关注车辆驾驶情况,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
  • 激活 ACC 功能时,驾驶员应保证车辆周边安全,避免过度依赖系统。例如,当自车距离前方车辆过近时,车辆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目标,驾驶员应目视检查判断,并及时应对。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初始目标车速

在车辆实时车速 ≤ 130 km/h 时可以激活 ACC。激活 ACC 时的最小初始目标车速为 20 km/h,初始目标车速取决于车辆实时车速和道路限速。

相关操作

激活 ACC 后,驾驶员可以在使用 ACC 的过程中:

  • 根据实时路况、个人偏好等调节目标车速和跟车时距。
  • 在想要暂时提高车速等场景时,短时间干预加速踏板。
  • 随时主动退出 ACC。

详情请参阅以下章节:调节目标车速、调节跟车时距、干预加速踏板、主动退出 ACC。

调节目标车速

激活 ACC(或 LCC+、NOA)后,根据以下方法可以调节目标车速。

可调节目标车速范围:20 km/h ~ 130 km/h。

方法:

  • 向上拨动一次方向盘拨钮,目标车速增加 5 km/h。
  • 向下拨动一次方向盘拨钮,目标车速减少 5 km/h。
  • 踩加速踏板至实时车速不高于 60 km/h 后,直接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调节为加速后的实时车速。请参阅干预加速踏板。
  • 踩加速踏板至实时车速 60 km/h 以上后,向上拨动方向盘左拨钮并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调节为加速后的实时车速。请参阅干预加速踏板。

ACC 图标中会显示新设置的巡航速度。车辆可能需要逐步调整到目标车速,具体耗时取决于调整的速度差值和实际交通情况。

  • 道路限速大幅度变化时,组合仪表上可能显示驾驶员可以如何快速调节目标车速的提示。
  • 尝试以 5 km/h 的差值调节目标车速时,若当前目标车速不是 5 的倍数,则目标车速会调节到最近的 5 的整数倍车速。例如,假设当前目标车速为 63 km/h,则尝试向上以 5 km/h 的差值调节目标车速后,目标车速增加到 65 km/h;向下调节则目标车速减少为 60 km/h。
  • 尝试直接将目标车速调节为道路限速时,若不满足直接调节为道路限速的条件,则该操作的作用等同于向相同方向以 5 km/h 的差值调节目标车速。
  • ACC 可能无法基于路况和驾驶条件自动调节行驶速度。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设置目标车速,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ACC 可能无法立即将车速降低到期望的数值。切勿过度依赖定速巡航来充分降低车速。
  • 在干预加速踏板期间调节的目标车速不会立即生效,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情况。驾驶员应确定当前速度是否合理并相应调整。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调节跟车时距

激活 ACC(或 LCC+、NOA)后,按下方向盘左侧的跟车时距按键,可以调节跟车时距。调节后的跟车时距挡位会进行记忆,作为下次跟车巡航时的默认跟车时距。

方法:

  • 按方向盘左侧的按键 ①,减少跟车时距。

  • 按方向盘左侧的按键 ②,增加跟车时距。

  • 调节跟车时距时,组合仪表会显示目标跟车时距挡位,该信息会在显示数秒后消失。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设置跟车时距,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切勿过度依赖 ACC 功能的速度调节和跟车时距调节来保持准确、安全的跟车距离,以免发生碰撞。驾驶员有责任确定并始终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智能限速控制(ISLC)

智能限速控制(ISLC)可将限速提示功能与车辆巡航功能相结合,实时监控道路交通限速信息,在组合仪表上显示限速信息并将限速值设定为巡航目标车速。

激活 ACC 场景下,若设定的目标车速和检测到的限速值相差较大,ACC 图标底部将会出现“+”或“-”号,详情请参阅章节:目标车速图标含义。同时,组合仪表上可能显示驾驶员可以如何快速调节目标车速的提示。驾驶员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拨动方向盘左侧拨钮(加速请向上拨,减速请向下拨)快速调节目标车速,调节后巡航目标车速将被设定为道路限速值,若在一段时间内驾驶员未进行确认操作,系统将不再提示。

系统未提示期间,若设定的目标车速和检测到的限速值不同,驾驶员也可以通过长拨方向盘左侧拨钮(加速请向上拨,减速请向下拨)将目标车速调整为限速。

  • 智能限速控制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 智能限速控制系统只适用于标准电子路牌和普通路牌的良好普通路面,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智能限速控制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
    - 限速标志无法识别(如地面限速标志,标志被遮挡、不清晰、磨损、缺失、非标准等)。
    - 限速标志含有文字或其他限制信息(如匝道、通行时段、车辆类型等)。
    - 限速标志位置过高、过低、角度偏差较大等。
    - 通过复杂路面(如隧道、弯道、不平路面、上下坡等)。
    - ADAS 系统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系统重启等)。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智能限速控制提供的道路限速并非始终准确,可能导致车辆采用错误的(不同于真实道路限速的)道路限速行驶。请驾驶员务必时刻关注道路限速,必要时调整车辆速度,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注意车辆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例如,在匝道等道路限速过低的场景,车辆的目标车速可能会高于道路限速,驾驶员应确保车辆以安全适宜的速度行驶。
  • 禁止过度依赖智能限速控制来确定目标车速,驾驶员应遵守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实际道路状态设置目标车速,确保车辆始终在安全车速范围内行驶。
  • 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时,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情况,与智能限速控制的目标车速无关。驾驶员应确定当前速度是否合理并相应调整。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干预加速踏板

在目标车速 < 60 km/h 时干预加速踏板必然会改变目标车速;在目标车速 ≥ 60 km/h 时干预加速踏板,可能改变目标车速,也可能仅临时提高实时车速。

干预加速踏板的作用

干预加速踏板可能改变目标车速,也可能仅临时提高实时车速,具体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前的目标车速、干预加速踏板后是否向上拨动方向盘左拨钮等因素。

干预加速踏板前的目标车速 < 60 km/h,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至:

  • 实时车速不高于 60 km/h 后,直接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 = 加速后的实时车速(< 60 km/h)。
  • 实时车速 60 km/h 以上后,直接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 = 60 km/h。
  • 实时车速 60 km/h 以上后,向上拨动方向盘左拨钮并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 = 加速后的实时车速(> 60 km/h)。

干预加速踏板前的目标车速 ≥ 60 km/h,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至想要达到的临时速度后:

  • 直接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不变。即仅临时提高实时车速。
  • 向上拨动方向盘左拨钮,并松开加速踏板:目标车速 = 加速后的实时车速。
  • 加速到车速超过 135 km/h 或持续干预加速踏板超过规定时长会导致 ACC 退出,请注意组合仪表提示,及时终止干预加速踏板或立即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
  • 干预加速踏板期间,车辆的目标车速可调节但不生效。若在干预加速踏板期间调节了车速,则新的目标车速需在驾驶员停止干预加速踏板后才会生效。
操作方法

车辆正常巡航过程中,踩加速踏板即可干预加速踏板。

干预加速踏板期间,系统不再辅助驾驶员控制车速和跟车距离,组合仪表上 ACC 图标蓝色闪烁,伴有弹窗和提示音。

  • 干预加速踏板时,可以根据加速到的实时车速、结合向上拨动方向盘左拨钮等操作来调节目标车速,请参阅调节目标车速。
  • 干预加速踏板时,组合仪表上显示动态闪烁的 tt1 ,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的情况。此时,驾驶员可以手动调节巡航的目标车速,但调节后的目标车速要待驾驶员停止干预加速踏板后才会生效。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控制车速,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例如,在车辆转向时干预加速踏板可能会导致车辆因速度过快失去控制而发生侧滑、侧翻等危险情况,建议驾驶员在弯道路段、换道、路口转向等场景非必要不加速,避免潜在风险。
  • 在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期间,车辆速度完全由驾驶员控制,ACC 不再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速度,也无法减速。
  • 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会影响自动紧急制动等防撞制动功能,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 在干预加速踏板期间调节的目标车速不会立即生效,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情况。驾驶员应确定当前速度是否合理并相应调整。
  • 若驾驶员误触碰加速踏板或因物品掉落等其他原因导致车辆加速的,系统会进入干预加速踏板的状态。请时刻关注系统提示与注意行车环境,若发生误触发干预加速踏板的情形,请及时纠正并主动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主动退出 ACC

ACC 功能会在下列情况下退出:

  • 驾驶员短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键。
  • 驾驶员在行驶中踩制动踏板。
  • 车辆可能因遇急弯、车速过快等不满足 ACC 条件的场景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退出 ACC。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ACC 局限性

ACC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遇到(但不限于)下文提到的场景时,ACC 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自车状态问题(含驾驶员不当操作导致)

包括但不限于:

  • 车速高于 135 km/h。
  • 驾驶员长时间干预加速踏板。
  • 车辆任一车门、前后盖未关闭或发生故障。
  • 跟停超过规定时长后。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例如中途解开安全带)。
  • 驾驶员关闭 ESP 开关。
  • ACC 目标丢失。
  • 车辆处于以下任一状态:非 D 挡、正在制动、后溜、EPB 拉起、触发 AEB 功能、触发 ESP 子功能、激活陡坡缓降系统或上坡起步辅助功能、发生碰撞、已下电。
  • 车辆底盘、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ADAS 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外部环境影响(天气、能见度、道路环境等)

包括但不限于:

  • 夜晚、雨/雪/雾天、扬尘/无路灯/暗光/逆光/炫光等能见度不佳场景。
  • 道路施工。
  • 道路豁口、路口、窄路、陡坡。
  • 山路、乡村道路。
  • 积水、结冰、积雪路段。
  • 急弯、蛇形弯、盘山路等大曲率弯道。
  • 烂泥路、石子路、越野路等非铺装路面。
  • 存在路沿等低矮、静态或离自车较近的障碍物。
周围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

  • 拥堵路口。
  • 人、车在路口随意穿行。
  • 有行人、骑行人、动物等突然从视觉盲区中闯出。
  • 前车急刹。
  • 相邻大车驶入自车道。
  • 行人或他车等强行加塞、抢道、大角度斜穿汇入甚至逆行。
  • 遇到异型车(大型板车、工程车、公路养护车、车外装载钢筋水泥管等物品的车辆等)、静止车辆、侧翻车辆等。
  • 前车/侧前车打开车门或车上有物品掉落。
  • 自车前方倒车的车辆。
  • 已静止的车辆。
  • 距离较近(约 1.5 米以内)的车辆。
  • 后部较小的车辆(如拖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 特种车辆(如工程车等)。
  • 施工、事故等路段异常行驶或驻车车辆。
  • 前部抬起的车辆(如超载车辆等)。
  • 较高的车辆。
  • 后部有突出负载的车辆。
  • 车身高度变化(如胎压不足、车辆超载或上下坡等)。
  • 自车安装拖挂或牵引车辆时。
  • 体积较小或不规则的障碍物
  • 除上述局限性外,ACC 还可能出现(但不限于)以下不符合预期的行为:
    - ACC 功能受环境以及对道路潜在危险预测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非预期的短暂制动,在阴雨天气或路面积水(溅起水雾)时,非预期的制动可能会增多,这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 对于静止的行人及车辆,当自车车速超过 100 km/h 时,ACC 功能将无法制动刹停。
    - 对不存在或不在所行驶车道上的车辆或物体做出反应,造成车辆不必要或不当减速。
    - 由于车辆重载、车辆处于坡道上等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速度控制,导致下坡时实际车速超过目标车速或道路限速。
    - ACC 无法探测识别到所有障碍物,造成车辆无法及时减速或刹停避障。例如,ACC 可能无法探测识别翻倒的车辆、柱子、石墩、前车驶离后突然出现在自车前方的静止或行驶缓慢的车辆或障碍物等。
    - ACC 不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驾驶员需主动操控方向盘,确保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轨迹上。
    - 在急弯、山路、乡间道路、积水或结冰等湿滑路段、暴雨天气等高风险场景,驾驶员应立即主动退出 ACC。
    - 请谨慎在路况多变或可能有行人、非机动车出现的复杂路段使用 ACC。
    - 使用 ACC 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系统提示,确认系统是否已暂停或退出 ACC 并及时响应,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LCC+)

LCC+ 功能介绍

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LCC+)可以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沿当前车道行驶,主要适用于车道线清晰、路况良好的场景。使用 LCC+ 时,驾驶员需自行控制行车路线。

LCC+ 简介

LCC+ 通过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检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在此基础上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使车辆在 ACC 功能的基础上保持在当前车道内行驶。LCC+ 支持避障绕行、拨杆变道、拥堵跟车、直行红绿灯启停等功能。

LCC+ 仅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沿当前车道行驶,不辅助控制车辆的导航路线。使用 LCC+ 时,驾驶员应在需要调整行车路线时主动操控方向盘,并始终保持手握方向盘,注意组合仪表提示、声音提示,做好随时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确保车辆正确、安全行驶。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超过规定时长会触发系统提醒。

  • 使用 LCC+ 前,驾驶员需先通过 LCC+ 新手考试,并在中控屏设置项中打开增强型车道巡航辅助开关。
  • 使用 LCC+ 时,起步提醒中的前车起步提醒和绿灯起步提醒功能均不生效(无论功能开关是否开启)。
车道巡航

LCC+ 在 ACC 功能的基础上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车辆在当前车道中央区域行驶,行驶过程中支持定速巡航、跟车巡航、弯道减速、拥堵跟车等全部 ACC 功能,支持调节目标车速、跟车时距等全部 ACC 操作。

在 ACC 基础上,LCC+ 还支持:

  • 遇到从辅路到主路等必须并道的场景时,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并道汇入。
  • 在检测到信号灯路口为红灯时,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刹停等待;在直行信号灯变为绿灯时,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起步通过路口。
  • 在检测到交叉路口、成排锥桶、路边停车、相邻大车、经过可通过的狭窄路段等风险场景时,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适当降低车速,以降低安全风险。
  • 车辆在通过无交通信号灯路口时,若自车前方存在其他车辆,系统会提前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适当降低车速,以降低安全风险。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来设置目标车速和跟车时距,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LCC+ 无法识别所有风险场景,驾驶员仍需时刻观察前方路况,必要时及时控制车速或施加制动。请驾驶员务必始终双手握住方向盘,并观察道路和周围环境,随时准备迅速控制车辆,采取纠正措施。
  • 切勿过度依赖 LCC+ 来维持车辆在车道内行驶。在弯道等场景,车辆仍可能出现压线或偏离车道中央区域的情况,驾驶员有责任确保车辆行驶在正确的路线上。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路口通行

城区道路上,车辆正在使用 LCC+ 且自车车速不高于 80 km/h时,LCC+ 可以一定程度地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通过标准直行路口。

标准路口直行:

  • 使用 LCC+ 经过路口前方车道线与通过路口前车道线对齐的标准直行路口时,若驾驶员没有人工干预方向盘,车辆会尽力而为地沿路口直行通过路口,进入对侧相应车道内行驶(不考虑是否存在直行导向箭头、直行标志等直行指示);若通过路口时车辆正在跟车巡航,则自车会继续跟随前方车辆,直行通过路口。
  • LCC+ 无法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转弯、掉头或通过环岛、闸机等特殊道路环境。遇到需要转弯或掉头、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或路口前方车道线与通过路口前车道线非对齐的复杂路口等 LCC+ 无法处理的场景时,驾驶员应及时人工干预,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确保车辆安全、适宜地通过路口。否则,车辆可能会退出 LCC+。

红绿灯启停控制(GLC):

  • 使用 LCC+ 经过路口前方车道线与通过路口前车道线对齐的标准直行路口时,车辆可以根据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信号来、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按交通规则直行通过路口,例如在路口停止线前红灯刹停、绿灯起步、跟车前行等。
  • 若当前车道不支持路口直行(即导向箭头和转弯标志指示当前车道仅支持左转、右转或掉头),则 LCC+ 无法处理,驾驶员应及时干预方向盘或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否则车辆可能会退出 LCC+。
  • LCC+ 无法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转向或掉头。遇到需要转弯或掉头、机动车交通信号灯被遮挡或信号异常、路口前方车道线与通过路口前车道线非对齐的复杂路口等 LCC+ 无法处理的场景时,驾驶员应及时人工干预,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确保车辆安全、适宜地通过路口。否则,车辆可能会退出 LCC+。
  • 通过路口时,车辆可能因路口分岔、交通情况复杂等原因停滞不前或行驶缓慢,建议驾驶员适当干预方向盘和加速踏板,必要时随时控制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安全驾驶。
  • 通过路口过程中(含通过前、通过中、通过后),如果车辆选道与预期不符,例如驶入对向车道、非机动车道或可能与他车博弈等,驾驶员应主动调整车辆行驶方向,确保安全驾驶。
  • 切勿依赖 LCC+ 来通过路口。LCC+ 仅能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直行,经过路口时,请驾驶员务必时刻关注组合仪表文字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必要时及时控制车辆。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控制车辆通过路口,尤其是复杂路口,确保安全通行。例如,若前方车辆掉头,驾驶员应避免自车抢行,以规避潜在的碰撞风险。
  • LCC+ 无法处理非直行路口。若当前车道不支持路口直行(即导向箭头和转弯标志等指示当前车道仅支持左转、右转或掉头),LCC+可能无法正确应对信号灯或通过路口,并及时干预方向盘或人工控车,否则车辆可能会退出 LCC+。
  • LCC+ 仅支持直行通过路口前方车道线与通过路口前车道线对齐的标准路口,切勿依赖 LCC+ 通过复杂路口或汇入场景,例如环岛、路口两端车道线非对齐路口、超长路口、异型路口等。
  • LCC+仅可应对标准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对于其他类型交通信号灯(例如根据地方标准设置的非圆形灯体结构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临时设置的信号灯等)可能无法正确应对。红绿灯提醒(GLA)功能局限性同样适用于 LCC+的直行路口红绿灯启停控制(GLC)功能,详情请参阅红绿灯提醒(GLA)的局限性。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拨杆或语音发起变道

使用 LCC+ 且满足变道条件时,驾驶员无需转动方向盘,重拨转向灯拨杆或唤醒语音发起变道即可操控车辆驶入相邻车道。

LCC+ 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执行变道的条件为:

  • 车辆正在使用 LCC+,且自车车速不高于 130 km/h。
  • 自车可以清晰地检测到自车道和目标车道的车道线。
  • 存在充足变道空间,没有其他车辆干扰自车变道。

驾驶员在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后,应及时拨动转向灯拨杆,以避免因拨杆过晚、系统响应时间不足而导致无法变道。

变道时,请务必注意组合仪表文字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随时做好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

详细信息请参阅触发变道辅助(TLC)。

  • 切勿过度依赖触发变道辅助(TLC)来确定行驶路线。TLC 可能因实时车流过于繁忙等原因而变道失败,也可能因车道线误检而导致变道错误。
  • 驾驶员应有责任遵守当地交通法律法规,在开始变道前,务必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
  • 车辆可能错误地识别车道线类型。务必在确认好车道线类型后再发起变道,避免违反交通规则。
  • 若变道时经过虚线变实线或实线变虚线的路段,车辆可能在接近虚实线交界处压到实线。
  • 切勿在以下场景使用 TLC:结冰、湿滑或崎岖不平的道路;有急转弯的连续弯路、有新旧车道线交替或车道线磨损严重的道路;天气恶劣(例如大雨、大雪、浓雾等)。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智慧避让(IEF)

以下场景时,LCC+ 会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临时偏离车道中央区域行驶:

  • 避让障碍物:自车车道内存在锥桶、静止车辆等静止障碍物时,自车会尝试在本车道内绕过障碍物行驶或借道相邻车道绕过障碍物行驶,绕过障碍物后再回到车道内行驶。
  • 避让大车:相邻车道存在离自车过近的货车等大型车辆,存在潜在的碰撞风险时,自车会在接近该大型车辆时偏向车道内远离大车的一侧行驶,从而避让大型车辆,降低风险。
  • 若在智能行车风格设置中选择 “效率优先”模式,则在使用 LCC+ 时,车辆可能会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临时压实线行驶,以提升通行效率。
  • 请充分了解,在部分特殊场景下,系统可能会根据实时路况动态调整行驶策略(例如,在道路施工改道/占道或确保自身安全等特殊情况,自车可能会压实线行驶)。驾驶员应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实时关注路况变化,在遇到复杂路况(尤其是系统发出风险提示时)立即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有责任遵守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时刻保持谨慎,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切勿过度依赖 LCC+ 来躲避风险或避免碰撞。驾驶员仍需时刻观察前方路况,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
  • LCC+ 不能取代主动安全辅助功能。强烈建议驾驶员始终开启自动紧急制动等各项主动安全辅助功能。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激活 LCC+

组合仪表上显示 时,表示 LCC+ 可用,可以激活 LCC+。

前提条件
  • 驾驶员已在车机端登录车主账号或车主授权账号。
  • 驾驶员已通过 LCC+ 新手考试,请参阅通过 ADAS 考试。
  • 车辆所在路段路况良好,满足 LCC+ 使用条件。
操作方法

1.在以下任一时刻,观察组合仪表上是否显示

  • 车辆行驶在车道线清晰的车道中央区域。

  • 车辆静止,挡位非 R 挡(例如车辆停在路边的场景)。

2.短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键激活 LCC+。

激活成功后,组合仪表上的 LCC+ 图标显示为 ,伴有提示音。目标车速在 中显示 。

  • 请在车辆稳定运行后(方向盘回正、车头摆正、车辆处于车道中央区域且车辆未进行大幅转弯)再尝试激活 LCC+。
  • 车辆行驶在路口可能导致 LCC+ 激活失败。可以驶过路口,进入稳定车道后重试。
  • 激活 LCC+ 功能时,车辆可能无法立即进入稳定状态。驾驶员应全程手握方向盘,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在当前车道内,并高度关注车辆驾驶情况,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
  • 激活 LCC+ 功能时,驾驶员应保证车辆周边安全,避免过度依赖系统。例如,当自车距离前方车辆过近时,车辆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目标;当车辆在非机动车道内起步时,系统无法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进入主路行驶,驾驶员应充分目视检查判断,并及时应对。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初始目标车速

激活 LCC+ 时的初始目标的取值同激活 ACC 中“初始目标车速”部分。

相关操作

激活 LCC+ 后,驾驶员除了可以像使用 ACC 一样调节目标车速、调节跟车时距、智能限速控制或干预加速踏板外,还可以:

  • 在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后,拨杆或语音发起变道;
  • 在经过路口、需要变道等场景时,短时间主动干预方向盘;
  • 随时主动退出 LCC+。

发起变道

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后,驾驶员无需转动方向盘,仅向想要变道的方向重拨转向灯拨杆或唤醒语音助手发出变道指令,即可操控车辆驶入相邻车道。发起变道时,请务必注意组合仪表文字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随时做好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

具体操作请参考触发变道辅助(TLC)。

智能限速控制(ISLC)

激活 LCC+ 场景下,智能限速控制功能同激活 ACC 中“智能限速控制”部分。

干预与控制

使用 LCC+ 的过程中,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干预方向盘、干预加速踏板或控制。LCC+ 干预加速踏板处理方式与 ACC 一致。

干预方向盘

使用 LCC+ 的过程中,驾驶员可以短时间主动转动方向盘来临时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

干预方向盘期间,系统不再辅助驾驶员控制行车方向,且不会对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的信号做出反应,不会因为路口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为红灯而减速或刹停。

干预方向盘期间组合仪表上自车蓝色车道线消失,LCC+ 图标变为灰色 闪烁,伴有文字弹窗和声音提示。

干预方向盘后,请确保车辆已在车道中央行驶、LCC+ 已恢复后,再尝试停止干预方向盘。

长时间干预方向盘会导致 LCC+ 退出。退出 LCC+ 前,系统会发出文字弹窗、告警音和语音提示。此时,驾驶员应立即响应,主动控制车辆方向和速度,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同时干预方向盘和加速踏板时,组合仪表上自车蓝色车道线消失,LCC+ 图标变为灰色闪烁
  • 驾驶员结束干预方向盘后,如果实时交通情况不满足 LCC+ 条件,车辆也会退出 LCC+。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通过路口,尤其是复杂路口,确保安全通行。
  • 干预方向盘时,请时刻注意行车速度及周边环境,确保安全驾驶。例如,干预方向盘时,如果前方自车道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为红灯,驾驶员应主动刹停车辆,避免违反交通规则。
  • 在驾驶员干预方向盘期间,车辆行驶方向完全由驾驶员控制,系统不再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行驶方向。
  • 无意触碰方向盘、物体卡压方向盘等场景可能也会导致系统进入干预方向盘的状态。请留心系统提示,若发生误触发干预方向盘的情形,请及时纠正并主动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驾驶员控制

当组合仪表上显示“请立即控制车辆”提示(伴有大红方向盘、连续提示音和语音播报)时,表示车辆会退出 LCC+。此时,驾驶员应立即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建议驾驶员可适当踩刹车退出 LCC+,并注意同时控制好车辆的方向和速度),确保安全驾驶。控制成功后,组合仪表上的“请立即控制车辆”提示会消失。

  • 踩制动踏板或转动方向盘均可控制车辆,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路况和驾驶经验选择控制方式,并注意同时控制好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
  • 当组合仪表上显示“请立即控制车辆”或“请控制车辆”弹窗提示时,表示遇到了碰撞风险较高等系统可能无法处理的复杂场景。此时,建议驾驶员主动判断风险并做好随时控制车辆方向和速度的准备,避免出现车辆随后退出 LCC+ 而驾驶员无法及时控制的情况。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的时机。系统无法保证在出现故障或紧急情况时,能提前或及时发出提醒。
  • 请驾驶员始终专注驾驶,务必注意组合仪表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必要时及时控制。
  • 遇到(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建议驾驶员主动干预或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以免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环岛、掉头车道、转向车道等超出 LCC+ 适用场景的路段。
    - 自车压实线行驶或意图跨实线变道。
    - 前方出现可能无法被 ADAS 识别的目标,例如石块、路沿、锥桶、水马、倒地行人或骑行人、小动物、侧翻车、异型车(例如工程车)等。
    - 他车非正常驾驶行为,例如前车急刹、侧方车辆强行加塞或快速切入、前方遇到静止车辆等。
    - 高风险场景,例如急弯、前方存在行人/骑行人/三轮车、道路施工、前方发生道路事故、前方存在工程车/洒水车等道路作业异型车等。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驾驶员脱离检测

手部脱离检测
  • 使用 LCC+ 时,系统会对驾驶员是否手握方向盘进行持续检测,并在检测到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达到规定时长时发出提醒。此时,驾驶员需立即重新手握方向盘以解除系统提醒,否则系统提醒会逐步升级,直至退出 LCC+。
  • 随着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长增加,仪表显示屏 显示的提示会逐步升级,提示升级后伴有不同的提示音。 “请手握方向盘提示”(随显示时长增强,增强后会提示并伴有提示音)。此时,驾驶员应及时重新手握方向盘来解除提醒。解除提醒后,驾驶员应保持手握方向盘,专心驾驶。
  • 若驾驶员在仪表显示屏显示“请手握方向盘”提示后规定时长内仍未重新手握方向盘,则该提醒会升级显示效果并伴有提示音,加强对驾驶员的提示。“请立即控制车辆”(伴有连续急促提示音并点刹提醒)。表示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长,车辆开始减速直至刹停,直至系统告警提示消失,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此时,驾驶员应立即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 驾驶员人工控制车辆后,车辆会退出 LCC+,且接下来车辆会限制 LCC+ 的使用。
  • 在本次行程中: 驾驶员首次因触发手离方向盘提醒导致安全停车时,会在接下来的数分钟内被禁用 LCC+。 驾驶员可等待组合仪表上再次出现灰色 LCC+ 图标后,重新尝试激活。驾驶员也可通过停车挂 P 挡后重新起步的方式来解除 LCC+ 的禁用限制。
  • 离手检测识别率非 100%,为确保安全,请主动全程双手握住方向盘,保持安全驾驶姿势。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控制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车辆的时机。驾驶员应始终专注驾驶,注意仪表显示屏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必要时及时控制车辆。
  • 驾驶员有责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 确保安全驾驶。请主动全程双手握住方向盘并系好安全带,勿将手离方向盘提醒用作保证驾驶安全的措施,勿采用任何手段欺骗手离方向盘检测系统。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 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 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视线脱离检测
  • 使用 LCC+ 时,系统会对驾驶员是否关注前方交通进行持续检测,并在检测到驾驶员持续视线离开道路达到规定时长时发出提醒。此时,驾驶员需立即重新恢复对交通关注以解系统眼提醒,否则系统提醒会逐步升级。
  • 随着驾驶员持续视线离开道路的时长增加,仪表显示屏显示的提示会逐步升级,提示升级后伴有不同的提示音。 “请集中注意力”(随显示时长增强,增强后会提示并伴有提示音) 。此时,驾驶员应及时重新关注前方来解除提醒。解除提醒后,驾驶员应保持注意力,专心驾驶。
  • 若驾驶员在仪表显示屏显示“请集中注意力”提示后规定时长内仍未关注前方,则该提醒会升级显示效果并伴有提示音,加强对驾驶员的提示。“请集中注意力”(伴有连续急促提示音并点刹提醒)。表示驾驶员持续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长,提示音将持续至驾驶员恢复正常状态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车辆的时机。驾驶员应始终专注驾驶,注意仪表显示屏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必要时及时控制车辆。
  • 驾驶员有责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 确保安全驾驶。请主动全程注视前方道路状况,勿将视线脱离提醒用作保证驾驶安全的措施,勿采用任何手段欺骗视线脱离检测系统。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 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 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LCC+ 图标含义
图标 显示状态 含义 说明
点亮 LCC+ 可用,但未激活 满足 LCC+ 条件时显示
闪烁 LCC+ 已暂停(LCC+ 不再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方向) 驾驶员应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
tt1 点亮 LCC+ 已激活,正在使用中 /
tt1 闪烁 LCC+ 激活失败 显示数秒后消失
  • LCC+ 激活后,组合仪表上也会同时显示 tt1(其中的数字表示目标车速,以实际显示值为准),参见 ACC 简介。

退出 LCC+

LCC+ 功能会在下列情况下退出:

  • 驾驶员短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键。
  • 驾驶员在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
  • 车辆挡位切换为非 D 挡。
  • 驾驶员长时间干预加速踏板。
  • 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至车速高于 135 km/h。
  • 驾驶员在车辆转向时干预加速踏板,导致自车速度过快,存在侧滑、侧翻等安全风险。
  • 驾驶员长时间干预方向盘。
  • 驾驶员较大力度地干预方向盘。
  • 驾驶员在手部脱离或视线脱离超过一定时间后。
  • 驾驶员长时间离开驾驶位。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例如中途解开安全带)。
  • 其他不满足 LCC+ 条件的情况,请参阅 LCC+ 局限性。
  • 车辆可能因遇急弯、车速过快、车道线不清晰等不满足 LCC+ 条件的场景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退出 LCC+。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LCC+ 局限性

LCC+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遇到(但不限于)下文提到的场景时,LCC+ 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外部环境影响(天气、能见度、道路环境等)

包括但不限于:

  • 夜晚、雨/雪/雾天、扬尘/浓烟/无路灯/暗光/逆光/炫光等能见度不佳场景。
  • 车道线模糊,例如车道标线过度磨损。
  • 车道线混乱,例如新旧标线重叠、因道路施工临时调整。
  • 无车道线、道路划线不清晰、新旧道路标识重叠。
  • 车道线迅速变化,例如车道分岔、横穿或合并。
  • 车道过宽。
  • 道路施工、道路变更、改道(特别是弯曲路段锥桶改道的场景)。
  • 铁道路口、环岛、道路豁口、路口、窄路、陡坡。
  • 山路、乡村道路。
  • 积水、结冰、积雪路段。
  • 急弯、蛇形弯、盘山路等大曲率弯道。
  • 烂泥路、石子路、越野路等非铺装路面。
  • 存在路沿、静止车辆等低矮、静态、细小或离自车较近的障碍物。
  • 存在限宽墩、护栏、闸机等异形障碍物。
  • 道路两旁存在沟渠/悬崖、不规则形状路沿、栅栏,或路面存在凹坑(如坑洼、无盖下水井、消防井等)、塌陷路段等其他路面存在高度差场景。
  • 异形路口,例如超大路口、丁字路口、H 型/K 型/Y 型等存在两个以上出路口的路口、路口两端车道线非对齐或非直对的路口等。
  • 特殊路口,例如路口内存在车道线(例如路口内存在对向待转区)、路口前无车辆停止线等场景。
  • 短距离连续路口,即在较短距离内连续存在两个以上路口。
  • 途经匝道、收费站/检查站、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公交车道、右转专用道。
  • 存在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的高速路或快速路路段。
  • 临时机动车交通信号灯、机动车交通信号灯遮挡或失效等。
周围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

  • 拥堵路口。
  • 人、车在路口随意穿行。
  • 有行人、骑行人、动物等突然从视觉盲区中闯出。
  • 前车急刹。
  • 相邻大车驶入自车道。
  • 行人或他车等强行加塞、抢道、大角度斜穿汇入甚至逆行。
  • 多车道汇入、拥堵变道。
  • 遇到异型车(大型板车、工程车、公路养护车、车外装载钢筋水泥管等物品的车辆等)、静止车辆、侧翻车辆等。
  • 前车/侧前车打开车门或车上有物品掉落。
  • 自车前方倒车的车辆。
其他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

  • 驾驶员手部脱离或视线脱离超过规定时长。
  • 车辆偏离车道中央区域。
  • ACC 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在车辆因道路拥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占用等因素停滞不前时,建议驾驶员适当干预方向盘和加速踏板,提高通行效率。
  • 除上述局限性外,LCC+ 还可能出现(但不限于)以下不符合预期的行为:
    - 对不存在或不在所行驶车道上的车辆或物体做出反应,造成车辆不必要或不当减速。
    - 由于车辆重载、车辆处于坡道上等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速度控制,导致下坡时实际车速超过目标车速或道路限速。
    - LCC+ 无法探测识别到所有障碍物,造成车辆无法及时减速或刹停避障。例如,LCC+ 可能无法探测识别翻倒的车辆、柱子、石墩、前车驶离后突然出现在自车前方的静止或行驶缓慢的车辆或障碍物等。
    - 在急弯、山路、乡间道路、积水或结冰等湿滑路段、暴雨天气等高风险场景,驾驶员应立即主动退出 LCC+。
    - 请勿在服务区内使用 LCC+。若使用 LCC+ 时途经服务区,请在进入服务区前主动退出 LCC+。
    - 请谨慎在路况多变或可能有行人、非机动车出现的复杂路段使用 LCC+。
    - LCC+ 可能无法稳定检出道路两侧的绿植、护栏等障碍物,驾驶员应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
    - 使用 LCC+ 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系统提示,确认系统是否已暂停或退出 LCC+ 并及时响应,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触发变道辅助(TLC)

LCC+ 或 NOA 等驾驶辅助功能激活时,判断当前路况、车辆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后,驾驶员无需转动方向盘,仅向想要变道的方向重拨转向灯拨杆或发出语音指令即可操控车辆驶入相邻车道。使用触发变道辅助时,请务必注意组合仪表文字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随时做好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

发起变道

1.确保满足 TLC 变道的条件:正在使用 LCC+ 或 NOA、车道线清晰、存在足够变道空间且自车车速不高于 130 km/h。

2.观察交通环境,确保存在实时变道空间,没有其他车辆干扰自车变道。

3.向变道方向发起变道。

发起方式:

  • 重拨转向拨杆。
  • 语音指令(如:请帮我向左变道)。

变道时,组合仪表上的目标车道和车道线会蓝色高亮,车辆的目标位置显示为矩形框。

  • 如要使用 TLC 变道,驾驶员应在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后,及时拨动转向灯拨杆,以避免因拨杆过晚、系统响应时间不足而导致无法变道。
  • 车辆变道受阻时,车辆的目标位置矩形框显示为不可用状态。

取消变道

如需要,驾驶员可以在发起 TLC 变道后择机取消变道。

发起 TLC 变道后,驾驶员可以通过反向重拨转向灯拨杆的方法择机取消变道。

此外,在 TLC 变道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驾驶员都可以通过较大幅度地转动方向盘来干预方向盘。干预方向盘后,系统会取消变道。

  • 车头大幅度越过中间车道线之后,驾驶员将无法通过操控转向灯拨杆来取消拨杆变道。
  • 除驾驶员主动取消外,变道过程也可能因旁车插入等原因受阻或取消。如果在执行变道的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导致自车无法继续变道,则自车会尝试返回原车道。
  • TLC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切勿在以下场景使用 TLC 变道:结冰、湿滑或崎岖不平的道路;有急转弯的连续弯路、有新旧车道线交替或车道线磨损严重的道路;天气恶劣(例如大雨、大雪、浓雾等)。
  • 驾驶员应有责任遵守当地交通法律法规,在开始变道前,务必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在车辆变道过程中,注意观察组合仪表文字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随时做好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确保安全驾驶。
  • 车辆可能错误地识别车道线类型。务必在确认好车道线类型后再发起变道,避免违反交通规则。
  • 如果变道时经过虚线变实线或实线变虚线的路段,车辆可能在接近虚实线交界处压到实线。
  • 切勿过度依赖 TLC 来确定行驶路线。TLC 变道可能因实时车流过于繁忙等原因而变道失败,也可能因车道线误检而导致变道错误。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高速领航辅助(NOA)

NOA 功能介绍

高速领航辅助(NOA)是一项根据导航路径规划行驶的舒适性辅助驾驶功能,本功能适用于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领航辅助覆盖部分)。本文中“NOA”均指代高速领航辅助(NOA)功能。

NOA 简介

NOA 可以在驾驶员的有效监控下,完成按照导航路径的切换车道、进出匝道、选择最优车道、并根据当前道路限速调节巡航速度等辅助驾驶操作。使用 NOA 功能时,驾驶员应时刻保持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始终保持手握方向盘,注意组合仪表和声音提示,做好随时控制车辆的准备,确保车辆正确、安全行驶。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超过规定时长会触发系统提醒。

开启/关闭 NOA
  • 确保用户已登录授权账户,NOA 开关默认记忆账户上一次设置操作状态。
  • 在中控屏车辆 tt1 驾驶辅助 tt1 行车辅助界面,可开启或关闭 NOA 功能。
  • 使用 NOA 功能前,您需先完整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 LCC+和 NOA 安全考试,才能开启此功能。
  • NOA 功能适用于车辆正常联网、使用车载导航的高速公路(不含收费站)和城市封闭快速路上的领航路段,且需具备清晰车道线,干燥,非施工路段等良好道路工况,而城市街道上无法使用。
  • NOA 功能可设置的目标车速范围为 20~130 km/h。

设置 NOA 参数

设置 NOA 的“智能行车风格”参数,可设置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选项 说明
舒适优先 整体控车风格平缓舒适,且不会发起超车变道
标准 整体变道风格平缓舒适,且仅支持在前车明显阻碍自车行驶时发起超车变道。
效率优先 整体变道风格灵敏快捷,且支持在前车阻碍自车行驶时尽快发起超车变道。

设置 NOA 的“限速偏移量”参数用于计算并设定为智能限速控制(ISLC)时的巡航目标车速。

  • “智能行车风格”参数默认设置为“标准”。
  • “限速偏移量”参数默认设置为“0 km/h”。

激活 NOA

在车载导航界面上设置路线后,按导航行驶至组合仪表上显示 NOA 灰色指示灯 tt1 时,表示 NOA 可用,可以激活 NOA。

前提条件
  • 驾驶员已在车机端登录授权账号。
  • 驾驶员已通过 NOA 新手考试并开启 NOA 功能开关。
  • 车辆所在路段路况良好,满足 NOA 使用条件。
操作方法

激活 NOA 前,需要在中控屏的车载导航界面设置目的地,并确定导航路线,点触“开始导航”。使用 NOA 功能,在规划的路线列表中,如要使用 NOA 功能,需选择包含 NOA 路段的路线。

  • 在进入领航辅助覆盖且具备激活条件的路段后,将在组合仪表 SR 渲染区域显示 NOA 灰色指示灯 tt1 ,表示 NOA 可用,可以激活 NOA。
  • 短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钮激活 NOA 功能。
  • 激活成功后,组合仪表上显示 NOA 蓝色指示灯 tt1,伴有激活提示音。目标车速在 tt1 显示(图标中 80 车速仅作示例,具体请参考初始目标车速)。
  • 在 LCC+ 激活时进入领航辅助覆盖路段将会升级激活 NOA 功能。
  • 请在支持在线情况下计算的导航路径使用 NOA,离线情况下计算的导航路径无法有效支持 NOA 使用。
  • 请在车辆稳定运行后(方向盘回正、车头摆正、车辆处于车道中央区域且车辆未进行大幅转弯)再尝试激活 NOA。
  • 若驾驶员在车辆静止时踩制动踏板激活 NOA, 则应在激活 NOA 后尽快松开制动踏板。
  • 若驾驶员在车辆静止时激活 NOA,则 NOA 会在满足条件时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起步,必要时发起变道以汇入主路。
  • 使用 NOA 时,车辆会在不满足 NOA 条件但满足 LCC+ 条件(例如车辆长时间偏航、领航辅助未覆盖路段等)时降级至 LCC+,并可以在再次满足 NOA 条件时,升级到 NOA。
  • 激活 NOA 功能时,车辆可能无法立即进入稳定的状态。驾驶员应全程手握方向盘,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在当前车道内,并高度关注车辆驾驶情况,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
  • 激活 NOA 功能时,驾驶员应保证车辆周边安全,避免过度依赖系统。例如,当自车距离前方车辆过近时,车辆可能无法正确识别目标;当车辆从静止状态起步时,车辆可能需汇入主路,驾驶员应充分目视检查判断,并及时应对。
  • 激活 NOA 功能时,无法检测和应对所有静止物体场景,因此需要您格外注意道路施工场景,避免危险发生。例如,低速或静止的作业车辆、施工标志物、隔离带、三脚架、侧翻的事故车、大石块、横穿马路的行人等,如果遇到,您应该立即控制车辆。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初始目标车速

激活 NOA 时的实际初始目标车速取决于激活 NOA 时的当前道路限速、限速偏移量设置和驾驶员上次在该限速下手动调整的目标车速。

  • 车辆由 LCC+ 升级到 NOA 时的初始目标车速,同样适用上述初始目标车速规则。
  • 激活 NOA 时,会同步开启智能限速控制。
相关操作

激活 NOA 后,驾驶员除了可以像使用 LCC+ 功能一样调节目标车速或跟车时距、开启拥堵跟车、发起拨杆变道外,驾驶员还可以:

  • 在不想使用系统的辅助变道等功能、仅想使用 LCC+ 时,主动切换至 LCC+。
  • 在想主动避障等场景时,短时间主动干预方向盘。
  • 在观察到高风险场景或组合仪表上显示“请立即控制”提示等场景时,及时控制车辆。
  • 随时主动退出 NOA。

变道辅助(LCA)

使用 NOA 时,按照导航路径辅助驾驶员变道至目标车道,如进出匝道,超车变道、选择最优车道行驶等。

方法
  • 确保当前正在使用 NOA,且在激活 NOA 前已根据个人偏好设置好辅助变道参数。请参阅设置 NOA 参数。
  • 在车辆变道过程中,注意观察组合仪表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随时做好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的准备,确保安全驾驶。变道时,组合仪表上目标车道和车道线会蓝色高亮,车辆的目标位置显示为白色矩形。
  • 车辆变道受阻时,组合仪表上目标车道会显示不可用。
  • 辅助变道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 切勿过度依赖辅助变道来确定行驶路线。例如,辅助变道可能因需在短距离内连续变道而实时车流过于繁忙等原因变道失败,进而导致车辆偏航;或在遇道路施工只能压实线变道、道路拥堵导致车辆无法提前变道、变道时位于在虚线变实线的交界路段等场景时,车辆可能压实线变道。
  • 驾驶员应有责任遵守当地交通法律法规,在开始变道前,务必检查盲区、车道线和周围环境,确认可以安全合规地驶入目标车道。
  • 变道前及变道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时刻手握方向盘。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取消辅助变道

如需要,驾驶员可以在 NOA 发起辅助变道后择机取消变道。

NOA 发起辅助变道后,驾驶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取消辅助变道:

  • 车辆开始执行变道之前:反向拨动转向灯拨杆(重拨)。
  • 车辆开始执行变道过程中、车头大幅度越过中间车道线之前:反向拨动转向灯拨杆(重拨)。

此外,在变道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驾驶员都可以通过较大幅度地转动方向盘来干预或控制方向盘。干预或控制方向盘后,系统会取消辅助变道。

智能限速控制(ISLC)

使用 NOA 时,将辅助设置目标车速设定为运行限速值,可通过设置限速控制的偏移量来调整系统运行限速值(偏移量为 0 时,识别到的限速值即为运行限速值)。

  • 驾驶员手动调节 NOA 的目标车速的方法请参阅 ACC 章节调节目标车速。
  • 激活 NOA 时,若车辆的实时车速 < 目标车速,系统会辅助驾驶员将实时车速提升至目标车速。
  • 智能限速控制提供的道路限速并非始终准确,可能导致车辆采用错误的(不同于真实道路限速的)道路限速行驶。请驾驶员务必时刻关注道路限速,必要时调整车辆速度,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注意车辆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例如,在匝道等道路限速过低的场景,车辆的目标车速可能会高于道路限速,驾驶员应确保车辆以安全适宜的速度行驶。
  • 切勿过度依赖智能限速控制来确定目标车速。驾驶员应遵守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实际道路状态设置目标车速,确保车辆始终在安全车速范围内行驶。
  • 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时,车辆的实时速度完全取决于干预加速踏板情况,与智能限速控制的目标车速无关。驾驶员应确定当前速度是否合理并相应调整。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切换至 LCC+

若驾驶员在车机上已设置了导航路线,但在行驶过程中仅想使用 LCC+,则可以在激活 NOA 后,点触中控 SR 界面切换 LCC+ 按钮,主动切换到 LCC+。

方法

确保满足以下条件:

  • 已激活 NOA(详情请参阅激活 NOA)。
  • 未处于变道过程中。
  • 驾驶员未干预方向盘或加速踏板。
  • 在中控屏上,点触 SR 界面上的切换按钮(即下图中“切换 LCC”字样按钮)。
  • 点触后,若车辆可以切换至 LCC+,则会显示“已降级至车道巡航辅助”的文字提示,数秒后消失。
  • 切换至 LCC+ 后,若驾驶员仍处于 NOA 领航范围内,驾驶员可再次点触切换按钮,重新切换回 NOA。
  • 在此次上电周期内,将依照驾驶员意愿,保持 LCC+ 功能行驶,若要使用 NOA 功能,需驾驶员再次点触切换按钮,重新切换回 NOA。
  • 驾驶员应充分了解 LCC+ 和 NOA 的差异后,再决定是否切换至 LCC+。
  • 驾驶员应充分了解,LCC+ 的基本功能是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区域行驶,无法像 NOA 一样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沿导航行驶、辅助限速、辅助变道等。切换至 LCC+ 后, 驾驶员应根据行驶目的地实际道路状况来控制车辆的行驶路线和速度,并在情况变化时及时调节,始终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干预与控制

NOA 的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干预方向盘和驾驶员控制的处理方式与 LCC+ 一致,期间提示信息也类似 LCC+ 的方式(LCC+ 显示元素相应替换为 NOA 显示元素)。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控制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的时机。系统无法保证在出现故障或紧急情况时,能提前或及时发出控制提醒。
  • 请驾驶员始终专注驾驶,务必注意组合仪表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必要时及时控制。
  • 遇到(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建议驾驶员主动干预或控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以免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 地图显示与实际路况明显不一致。
    - 车辆即将到达目的地。
    - 车辆即将驶出导航路线,例如即将驶入服务区等。
    - 车辆即将驶入施工区域。
    - 干预方向盘、干预加速踏板和驾驶员控制中提到的其他场景。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驾驶员脱离检测

手部脱离检测
  • 使用 NOA 时,系统会对驾驶员是否手握方向盘进行持续检测,并在检测到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达到规定时长时发出提醒。此时,驾驶员需立即重新手握方向盘以解除系统提醒,否则系统提醒会逐步升级,直至退出 NOA。
  • 随着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的时长增加,屏幕及平视显示的提示会逐步升级,提示升级后伴有不同的提示音。 “请手握方向盘”(随显示时长增强,增强后会提示并伴有提示音) 。此时,驾驶员应及时重新手握方向盘来解除提醒。解除提醒后,驾驶员应保持手握方向盘,专心驾驶。
  • 若驾驶员在仪表显示屏显示“请手握方向盘”提示后规定时长内仍未重新手握方向盘,则该提醒会升级显示效果并伴有提示音,加强对驾驶员的提示。“请立即控制车辆”(伴有连续急促提示音并点刹提醒)。表示驾驶员持续手离开方向盘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长,车辆开始减速直至刹停, 直至系统告警提示消失,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此时,驾驶员应立即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 驾驶员人工控制车辆后,车辆会退出 NOA,且接下来车辆会限制 NOA 的使用。
  • 在本次行程中: 驾驶员首次因触发手离方向盘提醒导致人工控制时,会在接下来的数分钟内被禁用 NOA。 驾驶员可等待组合仪表上再次出现灰色 NOA 图标后,重新尝试激活。驾驶员也可通过停车挂 P 挡后重新起步的方式来解除 NOA 的禁用限制。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控制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车辆的时机。驾驶员应始终专注驾驶,注意仪表显示屏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必要时及时控制车辆。
  • 驾驶员有责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 确保安全驾驶。请主动全程双手握住方向盘并系好安全带,勿将手离方向盘提醒用作保证驾驶安全的措施,勿采用任何手段欺骗手离方向盘检测系统。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 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 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视线脱离检测
  • 使用 NOA 时,系统会对驾驶员是否关注前方交通进行持续检测,并在检测到驾驶员持续视线离开道路达到规定时长时发出提醒。此时,驾驶员需立即重新恢复对交通关注以解除系统提醒,否则系统提醒会逐步升级。
  • 随着驾驶员持续视线离开道路的时长增加,仪表显示屏显示的提示会逐步升级,提示升级后伴有不同的提示音。 “请集中注意力”(随显示时长增强,增强后会提示并伴有提示音) 。此时,驾驶员应及时重新关注前方来解除提醒。解除提醒后,驾驶员应保持注意力,专心驾驶。
  • 若驾驶员在仪表显示屏显示“请集中注意力”提示后规定时长内仍未关注前方,则该提醒会升级显示效果并伴有提示音,加强对驾驶员的提示。“请集中注意力”(伴有连续急促提示音并点刹提醒)。表示驾驶员持续达到规定的最大时长,提示音将持续至驾驶员恢复正常状态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 切勿过度依赖系统发出的提醒来判断和决定控制车辆的时机。驾驶员应始终专注驾驶,注意仪表显示屏提示、声音提示和周围环境并安全驾驶,必要时及时控制车辆。
  • 驾驶员有责任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 确保安全驾驶。请主动全程注视前方道路状况,勿将视线脱离提醒用作保证驾驶安全的措施,勿采用任何手段欺骗视线脱离检测系统。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 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 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NOA 图标含义
图标 显示状态 含义
点亮 NOA 可用,但未激活
闪烁 NOA 可用路段,非故障状态下不能激活 NOA
tt1 点亮 NOA 已激活,正在使用中
tt1 闪烁 用户主动控制方向盘后处于降级期间

退出 NOA

NOA 功能会在下列情况下退出:

  • 车辆驶离领航辅助覆盖范围。
  • 驾驶员退出导航(或导航异常退出)。
  • 驾驶员点触中控 SR 界面上的切换按钮,切换至 LCC+ 功能。
  • 驾驶员短按方向盘左侧巡航按键。
  • 车辆挡位切换为非 D 挡。
  • 驾驶员长时间干预加速踏板。
  • 驾驶员干预加速踏板至车速高于 135 km/h。
  • 驾驶员在车辆转向时干预加速踏板,导致自车速度过快,存在侧滑、侧翻等安全风险。
  • 驾驶员干预方向盘。
  • 驾驶员在手离方向盘超时后,通过转方向盘或踩制动踏板控制车辆,请参阅干预与控制。
  • 驾驶员未系好安全带(例如中途解开安全带)。
  • 有车门或前舱盖打开。
  • 传感器被遮挡(遮挡可能由水,泥、冰、雪等造成)。
  • 其他不满足 NOA 条件的情况,参阅 NOA 局限性。
  • 跟停超过规定时长后,车辆会切换为 P 挡,进而导致 NOA 退出。
  • 车辆可能因遇急弯、车速过快等不满足 NOA 条件的场景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退出 NOA。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NOA 局限性

NOA 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遇到(但不限于)下文提到的场景时,NOA 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外部环境影响(天气、能见度、道路环境等)

包括但不限于:

  • 夜晚、雨/雪/雾天、扬尘/浓烟/无路灯/暗光/逆光/炫光等能见度不佳场景。
  • 车道线模糊,例如车道标线过度磨损。
  • 车道线混乱,例如新旧标线重叠、因道路施工临时调整。
  • 无车道线、道路划线不清晰、新旧道路标识重叠。
  • 车道线迅速变化,例如车道分岔、横穿或合并。
  • 车道过宽。
  • 道路施工、道路变更、改道(特别是弯曲路段锥桶改道的场景)。
  • 铁道路口、道路豁口、路口、窄路、陡坡。
  • 山路、乡村道路。
  • 积水、结冰、积雪路段。
  • 急弯、蛇形弯、盘山路等大曲率弯道。
  • 烂泥路、石子路、越野路等非铺装路面。
  • 存在标准障碍物和非标准障碍物等。
  • 存在悬空障碍物。
  • 存在路沿、静止车辆等低矮、静态、细小或离自车较近的障碍物。
  • 存在限宽墩、护栏、闸机等异形障碍物。
  • 道路两旁存在沟渠/悬崖、不规则形状路沿、栅栏,或路面存在凹坑(如坑洼、无盖下水井、消防井等)、塌陷路段等其他路面存在高度差场景。
  • 短距离连续匝道口,即在较短距离内连续存在两个以上匝道口。
  • 途经匝道、部分收费站、检查站等。
  • 临时交通信号灯、交通管制等。
周围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

包括但不限于:

  • 拥堵路口。
  • 人、车在路口随意穿行。
  • 有行人、骑行人、动物等突然从视觉盲区中闯出。
  • 前车急刹。
  • 相邻大车近距离驶入自车道。
  • 行人或他车等强行加塞、抢道、大角度斜穿汇入甚至逆行。
  • 多车道汇入、拥堵变道。
  • 遇到异型车车辆(大型板车、装载悬空货物车辆、工程车、公路养护车、车外装载钢筋水泥管等物品的车辆等)、静止车辆、侧翻车辆等。
  • 前车/侧前车打开车门或车上有物品掉落。
  • 自车前方倒车的车辆。
其他局限性

包括但不限于:

  • 车辆无法联网或网络状况不佳。
  • 车辆定位不准。
  • 地图导航的数据与现实环境不符。
  • 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超过规定时长。
  • 驾驶员异常操作(例如,在变道确认时,长时间保持向变道的反方向拨动转向灯拨杆可能导致车辆退出 ADAS)。
  • ACC 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LCC+ 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通用局限性中提到的场景。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NOA 依赖车载导航。使用 NOA 时需全程开启车载导航,否则会导致 NOA 退出。
  • 由于车辆系统未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或道路建设、城市环境发展等难以预测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地图数据可能会与现实环境不符。
  • 由于卫星状况、天气情况(例如冰、雨、雪等)、道路情况(例如道路施工)、交通状况(例如交通拥堵)等因素影响,车辆定位可能不准。
  • 除上述局限性外,NOA 还可能出现(但不限于)以下不符合预期的行为:
    - 对不存在或不在所行驶车道上的车辆或物体做出反应,造成车辆不必要或不当减速。
    - 由于车辆重载、车辆处于坡道上等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速度控制,导致下坡时实际车速超过目标车速或道路限速。
    - NOA 无法探测识别到所有障碍物,造成车辆无法及时减速或刹停避障。例如,NOA 可能无法探测识别翻倒的车辆、柱子、石墩、前车驶离后突然出现在自车前方的静止或行驶缓慢的车辆或障碍物等。
    - 在急弯、山路、乡间道路、积水或结冰等湿滑路段、暴雨天气等高风险场景,驾驶员应立即主动退出 NOA。
    - 请勿在服务区内使用 NOA。若使用 NOA 时途经服务区,请在进入服务区前主动退出 NOA。
    - 请谨慎在路况多变或可能有行人、非机动车出现的复杂路段使用 NOA。
    - NOA 可能无法稳定检出道路两侧的绿植、护栏等障碍物,驾驶员应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
    - 使用 NOA 时,驾驶员应时刻关注系统提示,确认系统是否已暂停、已降级至 LCC+、或已退出 NOA 并及时响应,确保安全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红绿灯提醒(GLA)

识别并实时 2D 和 3D 显示标准机动车交通信号灯指示信息,并在信号灯为红灯或黄灯时提醒驾驶员合理驾驶。信号灯显示功能默认开启,驾驶员无需设置开关。信号灯提醒功能默认开启,驾驶员可在中控屏设置项中手动设置“红绿灯提醒”开关。

功能介绍

红绿灯提醒(GLA)系统利用摄像头感知前方路口的标准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信息,并在组合仪表上实时显示识别到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状态。可识别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包含球形灯、倒计时灯,可识别的信息包括信号灯的颜色和倒计时(如有)。

当车辆以 100 km/h 以下的速度行驶至常规路口时,红绿灯提醒系统会根据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和自车行驶状态,在驾驶员有闯红灯风险时通过组合仪表发出闯红灯提醒。

  • 红绿灯识别功能与 ACC/LCC+/NOA 等驾驶辅助功能互相独立,彼此间无依赖关系。GLA功能在 LCC+ 功能激活时将会被部分或全部抑制。
  • 驾驶员重拨转向灯拨杆后,红绿灯提醒功能可能被抑制。

局限性

  • 红绿灯提醒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 红绿灯提醒系统仅可识别标准机动车交通信号灯,无法应对其他类型交通信号灯(例如根据地方标准设置的非圆形灯体结构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等)。
  •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红绿灯提醒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车道线、停止线或车道内的车道箭头标志模糊,例如车道标线过度磨损。
    • 车道线、停止线或车道内的车道箭头标志混乱,例如新旧标线重叠或车道线因道路施工临时调整。
    • 车道线迅速变化,例如车道分岔、横穿或合并。
    • 物体或景观特征投射到车道上,形成大面积阴影。
    • 道路或交通信号灯近期更改,导致红绿灯提醒系统采用了过时的停止线或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信息。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
    • 机动车交通信号灯显示异常,例如信号灯异常闪烁或亮度过暗等。
    • 异形路口,例如超大路口、丁字路口、H 型/K 型/Y 型等存在两个以上出路口的路口、路口两端车道线非对齐或非直对的路口等。
    • 机动车交通信号被遮挡或不便于驾驶员观察,例如自车前方存在大型车辆或树木、机动车信号灯距离停止线过近等。
    • 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安装位置或角度不当。
    • 车辆定位不准,导致红绿灯提醒系统采用了邻近道路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信息。例如多层高架道路、主辅路共存的道路等复杂道路。
    • 车辆定位异常,且摄像头未识别到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导致组合仪表不显示交通信号灯信息。
    • ADAS 系统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系统重启等)。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红绿灯提醒仅做交通信号灯显示和提醒,不能主动干预或调整车辆行驶速度。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驾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红绿灯提醒识别的信息并非始终准确,切勿过度依赖交通信号灯识别提供的信息进行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

起步提醒(VSR)

包含前车驶离提醒和绿灯起步提醒,行车等待时提醒驾驶员在前车驶离或红灯变绿后及时起步,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减少后车催促提升驾驶体验。该功能默认开启,驾驶员可在中控屏设置项中手动设置“起步提醒”开关,将同时开启或关闭前车驶离提醒和绿灯起步提醒。激活 ACC / LCC+ / NOA 等场景下,本功能会被部分或全部抑制。

功能介绍

  • 前车驶离提醒

车辆跟随前车停车等待后,若前车驶离,但自车未在规定时长内起步时,仪表将显示提示信息,提醒驾驶员起步。激活 ACC / LCC+ / NOA 等场景下,前车驶离提醒将会被抑制。

  • 绿灯起步提醒

车辆在直行红灯路口停车后,若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但自车未在规定时长内起步时,仪表将显示提示信息,提醒驾驶员起步。激活 LCC+/ NOA 等场景下,绿灯起步提醒将会被抑制。

  • 以下情况下,起步提醒可能不会被触发:
    - 未识别到前车或信号灯信息。
    - 车辆挡位在 R 挡。
    - 车辆非静止。

局限性

  • 起步提醒是一项驾驶辅助功能,无法应对所有交通、天气、能见度、道路和车辆状况。
  • 红绿灯提醒功能局限性同样适用于绿灯起步提醒功能。

遇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时,起步提醒及其相关功能可能工作不当或退出:

  • 天气条件不佳,例如雨、雪、雾天等。
  • 强光、反光等光线不佳场景下。
  • ADAS 系统启动过程中(例如车辆刚上电,或系统重启等)。
  • ADAS 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
  • 起步提醒仅做提醒,不能主动干预或调整车辆行驶速度。
  •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实际道路状况驾驶车辆,确保安全驾驶。
  • 起步提醒的信息并非始终准确,切勿过度依赖起步提醒提供的信息进行驾驶。
  • 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密切注意周围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形,必要时及时人工干预或控制车辆(例如适当减速、制动、转向等),确保安全驾驶。违反上述操作会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导致财产损毁、人身伤亡。